“哇——好酸。”
野橘的味道太酸了,没办法当成饮料去喝。算算从自明里到福寿堂的距离,古代没有防腐剂,把果汁运过去卖也不现实。沐青天脑子一转,改变了之前的计划。
自明里地方僻静,有山有水,正是办农家乐的好地方。村子里有香皂产业,还能把“自制香皂”作为自明里的特色来宣传。
但一切都要以交通便利为前提。
好在修路的事进行得很顺利,自明里大部分百姓都同意修路,能出力的都出力。他们自动分成两拨,一拨负责耕地,另一拨负责上山采石,一天一轮换,哪边都不耽误。
修路的事搞定了,该怎么宣传自明里呢?沐青天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明星效应最好用。古代的风景名胜,例如黄鹤楼,就是有了文人墨客的游览才变得知名。
若是也有大诗人能来自明里游玩一次就好了。
他记得,唐寅唐伯虎好像就是苏州吴县人?
现代对于唐伯虎的评价有很多,全都走不出“风流才子”的框。殊不知,在无辜受到牵连前,唐伯虎可一点儿也不风流,且学富五车,成化二十一年考中苏州府府试第一,弘治十一年一举夺魁,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进京参加会试。
现在是弘治七年,唐伯虎正好在苏州府读书。
可他一个小小的里正,又怎么能接触到远在苏州府的唐伯虎呢?更何况,他现在应该在醉心读书,准备三年后的会试,也不会到自明里这么偏远的地方来玩乐。
沐青天唉声叹气的,终于是引起了朱敬守的注意。
“怎么突然想起府院了?”
朱敬守知道沐青天的官是买来的,大字不识几个。苏州府院里都是全苏州最有才华的学子,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冲天。凭他对沐青天的了解,他肯定是没这种心思的。
“要让自明里走出大山,一定要让知名的人来镇场子。”
“本王不够知名?”朱敬守笑着反问。
沐青天心扑通扑通地跳,扭头说:“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不能任人唯亲。”
这话朱敬守听着舒坦,当即答应去帮沐青天问问。
史候简整日战战兢兢的,生怕庆王殿下在他苏州过得不舒坦了,动动手指再掀起腥风血雨。
太仓州州同站在下面拱手道:“大人,太仓州临海,本就不好管理。下官暂代崇明县县令一职也有几月了,实在是有心无力。”
史候简头疼地揉了揉眉心,对他说:“本官知晓了,可最近实在是人手不够。”
太仓州州同叹了口气,说:“是下官不好,让大人烦心了。”
李广一直催着要派自己的家人出任崇明县县令,有姚经道在前,太仓州州同现在也是如履薄冰,一推再推,生怕被庆王抓住把柄。
推了几个月,李广也没有耐心,给他下了最后通碟,他是真的顶不住了。
崇明县的空缺还没填上,史候简就收到了庆王的信。他小心翼翼地拆了信,从上到下读了一遍,提起笔谨慎地回信,在信的末尾还没忘隐晦地问一句,沐青天什么时候上任。
“唐寅,唐伯虎?”朱敬守读着。
沐青天的耳朵一下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