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新疆域的规划

这都还不算什么大事情,如何将吐谷浑和党项诸部之地,纳入控制中,房玄龄也做好了安排。

去年,杜正伦带领商部官员,在山南道,以及长江流域发展了十多个国企之后,现在十分热衷于帮国家开辟这类产业,他上书建议将吐谷浑的盐湖划归商部开发,成立大唐最大的国企。

有了吐谷浑的盐池产出供应,不仅大唐的盐价,将会下降一半以上,再没有食盐方面的缺口,还能带动整个制作经营系统,至少十几万人的就业,每年为国家创造百万贯以上的盈利以及税收。

房玄龄同意了商部的请求,将吐谷浑以及党项各部旧地,设为宁川道,旗下设有宁州,夏州,查州,罕州,海州,白州,玉州,等七州之地,任命李绩为宁川道都督,统军五万,守备地方,其治下约有原吐谷浑,党项各部民众三十余万户,七八十万人口。

这还不算二十几万各部被俘虏的青壮族兵,这些人,一少部分划给了商部,去开发盐池,一大部分,则是和吐蕃人一样,在关中的行业,成为了重体力劳力者,只要没有足够数量的青壮,那些新统治的地方上就不会乱起来,等过渡几年,当地百姓们的生活都好了,再将这些人逐步放归,他们回去之后有好日子过了,也就不会再生乱了。

有了宁川道和云南郡一左一右的夹住吐蕃高原,蜀中之地,就基本不直接与吐蕃交界了,防守压力会小很多,柴绍军主力,会在云南之地整体平稳过渡之后,才撤回蜀中,到时候,也只会留少量常备兵力在蜀中,将一半以上的人,撤回长安。

而真正让房玄龄无法决定的,是孙享福奏请设立的安西大都护府,这个级别的政治部署,必须得皇帝来安排了,那可是十几国之地,东西南北超过七千里,比云南加上宁川道的地盘加起来还要大的多,总人口,高达两三百万人。

如果全部按照大唐规制派官设置衙门,估计光有品级的官员,就得派过去上千人,朝廷现在的情况,根本派不出来。

“呵呵,朕以往只想着征服四方,却没有想过,征服四方之后,还会有这么多头疼的治理问题。”

守业还比创业难,这是后世早就验证过的道理,元朝打下的地盘够大了吧!可是,这个王朝连一百年都没有维系下来,就分崩离析了,可见,国不是越大就越好,治理跟不上,崩溃起来也快。

“陛下,正明既然只是建议让陛下派几个善于处理民族纠纷的官员去西域,那么,陛下许之便可,这些新臣服的国家,与我大唐,言语,文字,尚且不通,骤然按照我们的方式管理他们,只怕他们也不会适应,咱们只需要管好军事,不使生出叛乱就好,地方民政,可以让他们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等以后咱们腾出手来,有足够多的人才了,再逐步加强管理也不迟。”

别说现在是唐初,就是盛唐时期,大唐的读书人才涌现出来,治理西域,也面临很多问题,想当然的把那些地方当成和中原之地一样来治理,肯定是不行的,这也是为什么,玄奘在西行归来后,受到李世民,李治的礼遇的原因,他们太需要搞清楚当地的各种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