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华接着道:“若你能预知将来,为什么在镇江大战的时候,要逃去杭州避难?你不是应该知晓韩将军必然会打胜仗吗?”
许氏愣在那里,她确实知晓,只不过她通过陆文顕早就将战局透露给太子,太子要借西夏人的手除掉韩璋,韩璋死了,镇江必然被西夏人攻陷。
许氏大声道:“我知晓,我离开镇江是……是为了离开顾家,并非不知晓镇江会打胜仗。”
琅华微微笑着:“你被顾家休弃,与陆文顕有染,送去许家家庵之后仍旧不安分,干脆投靠了沈昌吉,因此被沈昌吉牵连进了大牢,你难道不知晓沈昌吉会被皇上惩办吗?”
许氏的手不禁颤抖。
琅华转过头去,眼睛清澈,目光微盛,带着几分的雍容和威严:“你张开嘴。”
四目相对,许氏恍然回到了从前,那时候的顾琅华就是如此的盛气凌人。
“你张开嘴……”琅华又说了一遍。
许氏嘴唇嗡动。
琅华冷笑:“你这个预知将来的人,最终却身陷大牢,甚至咬舌自尽只求一死,你不觉得可笑吗?相比之下,太祖时,杨太傅推算出了几句谶言,却能因此辅佐太祖登基为帝,南征北战稳固朝纲,与你真是天差地别。”
“那都是因为你,”许氏大喊着,“是你害我至此。”
“与旁人无关,只因为你就是个骗子,”琅华道,“信你的王仁智、沈昌吉,他们如今都在哪里?若你是先知,西夏攻打我大齐时,你为何不说出谶言,救大齐于水火,为何要现在出现?”
冷汗不停地从许氏头上冒出来。
许氏目光渐渐凶狠:“因为……我知道有了你们在这里,将来大齐要遭受磨难,所以必须杀死你们,杀死你们大齐才能换来太平。”
琅华静静地道:“大齐要遭受什么磨难?如何遭受磨难?是这个月的疾疫,还是春天两浙的水灾,还是广南的交趾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