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裴家这两房早在裴老太爷那一辈就已经分开过了。裴老太爷是长子被称为长房,裴二老太爷那支人就被称为二房,这些年两房会走动得这样亲近,因为长房的子嗣不太好,裴老太爷身下只有裴思通一个独子,长房兄弟无靠,族里就从二房提拔起一支族人来帮衬,久而久之两房就像过成了一房,简直跟亲兄弟没有两样。
裴大太太道:“其实如谨没弄清楚,这些年要不是你们长房,我们也不会过的这样好……在别人家,我们充其量就算个族人,哪里能被摆上台面来,太夫人待我们就像亲生的一样,你们也将我们当成了长兄……”
裴大太太话没说完,就被裴夫人挽住了手:“嫂子,您也犯糊涂了不成?方才琅华的话您没听到吗?我们只是做的事不同,缺了谁都不会有裴家的今日。”
裴大太太被说得眼圈发红。
裴夫人道:“前两日老爷还说,昌哥书读的好,应该从福建来到京城历练历练,过些年也好走个恩科试,谋一份前程。”
裴大太太忙道:“昌哥还差得远呢,别看读了许多书,脑筋不太好使。”
“哪有这样说自己儿子的,”裴夫人道,“我看着昌哥就很好。”
“我不盼着他怎么样,”裴大太太道,“能够安安稳稳地生活,找个好媳妇,家里太太平平的也就行了。”
说到这里裴大太太想起了周家的事,之前他们听到了些传言,说是亲家老爷克扣了太后娘娘给陶家的赏赐,陶家人找上门还被周家打了一顿。
陶老太爷也曾是朝廷的武骑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
现在竟然沦落至此。
“弟妹,”裴大太太道,“陶家让人送信来京城?”
裴夫人摇了摇头:“过年的时候,倒是让人从广南送了两罐酱菜。”陶家致仕之后,就开了一个酱菜作坊,每年都会让人千里迢迢送两罐酱菜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