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进得去!这南京国子监好歹是从前大姐一直想让我进去的地方,说哪怕不是正途,也容易弄个官身,世袭军职也能再进一步,所以我特意去探过几回路子。不过不能从成贤街走,绕到西边进香河的侧门我就有办法。可那毕竟是朝廷重地,真要捅出了娄子,别说我们俩,就是傅公公和我姐夫也都顶不住!”
“既然如此,王大哥还不是二话不说上了我这贼船?”
徐勋话一出口,见王世坤嘿嘿一笑,他想起此前自己毫不迟疑地将所有地契一股脑儿都交给了王世坤带去魏国公府,这位金陵第一少二话不说答应,把事情帮自己办得漂漂亮亮,他便伸出了手去,两人竟是勾肩搭背脑袋碰脑袋。
“王大哥,恕我说一句实话,从前魏国公虽说对你这个小舅子极好,但可曾真心看重过你?而现如今你帮我办成了那四百亩地的事,他又对你如何?咱们这年纪,再想读书上进正经科举是决计不可能了,只能剑走偏锋,把别人当做是歪路子的路走通了!有句古话说得好,黑猫白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
“这是你胡编乱造的吧,我怎么没听说过这样的古话?”王世坤斜睨了徐勋一眼,想起魏国公徐俌对自个大有改观的态度,终究是怦然心动。权衡了片刻利弊,他终究是使劲一拍大腿,一下子侧头看着徐勋道,“好,他娘的小爷我就跟着徐老弟你拼了!要是到时候闯祸,大不了你我难兄难弟,只不过我可提醒你,我姐夫总不得不护着我这小舅子,可傅公公……”
“傅公公最在乎的,当然是傅公子这个儿子!再说,我脑袋还没发昏,正面冲突自然不行,如今之际,只能用一个办法——拖!”
方墨起初对这个突然上车的年轻公子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可听着徐勋和王世坤的话,年纪不大心眼却多的他立时明白了对方的身份。见徐勋三下五除二就把王世坤拖下了水,原本对这一趟南京国子监之行很不看好的他,心中不但对徐勋佩服得五体投地,更是平添了几分期望。毕竟,要是自家少爷真出了什么岔子,哪怕他并不曾跟着到国子监伺候,可傅容迁怒之下,他是决计别想有任何好下场。
于是,见两人低声商议如何拖延时间,如何劝服那位傅公子,他转念一想就凑了上去:“七公子,王公子,小的还听说过一桩流言,不知道有没有用,该说不该说……”
“说!”
徐勋几乎是立时扭过头来,等方墨凑过来低声言语了几句话,他若有所思地沉吟片刻,突然没大没小地使劲拍了拍这小书童的肩膀,继而冲他竖起了大拇指。
“好小子,要是今天能把这一关拖过去,你当记首功!”
第七十一章 耳光(上)
南京国子监位于金吾后卫成贤街,和上元县学只有一街之隔。其东到小营,西临进香河,南至珍珠桥,北抵鸡鸣山,若是用占地面积来说,大体相当于六朝宫城的中心区。在永乐朝的最鼎盛时期,这里在监的学生人数逼近万人。尽管如今人数已经锐减到数千,监生也被人视作是杂途出身,但弘治皇帝在位这些年整顿两监,南北两监都启用名儒,北监用谢铎,南监用章懋,一时内中风气井然,虽不能说复永宣盛况,但在成贤街一带常常能听到书声琅琅。
然而,倘若是这会儿经过成贤街的人,却根本听不到这声音。这一日从正义、崇志、广业到修道、诚心、率性,六座各十五间的支堂全部都停课了,原因很简单,国子监祭酒章懋和司业罗钦顺,率领麾下三十余名学官,要在绳愆厅处置犯错的学生。原本这处罚学生就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律条,一年到头总免不了有人受罚,但今天受罚的五六人当中,竟然有南京守备太监傅容的嗣子傅恒安,这自然是非同小可轰动一时的新闻。
于是,此时此刻绳愆厅门口的人群中,监生们已经不止是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了,个别人的声音甚至已经到了扯开嗓门的地步。
“早就该罚了,监生无故不得离舍,这是太祖年间的规矩,他仗着傅公公的势,一而再再而三触犯监规,这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