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会说话,拿他们来搪塞朕!”
赵德昭吓得脸都白了,忙撩衣袍跪倒:“微臣不敢!”
赵光义也没有让他起来,只是冷冷道:“还有什么,就一并说了吧!免得没有说完,没有为民请命,回去又该睡不着了!”
赵德昭声音都有些发颤了:“还有就是费用问题,现在库银出去官家明令不准动用的军费之外,就不剩多少了,远远不够用来修建金明池的。不说别的,就说这搬迁十多个村子的村民,就需要一大笔钱。修建一万间以上的亭台楼阁,需要的金钱就不下百万缗,要从太湖运太湖石,这只怕也要数十万缗才行,又要整个园子种满花木,那又要……”
“行了,你就直接说,你们算了之后,修建这个金明池,总共需要多少钱?”
赵德昭暗自把牙齿一咬,道:“所有费用加起来,至少要一千万缗!”
一缗就是一贯,即一千文,等于一两,一千万缗就是一千万两白银,约等于人民币一百亿元!
赵光义一听,不由眉头都锁在了一起。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大宋,才建国不到二十年,每年的财政收入也就大约二千万缗(贯)左右,虽然大力发展商业,经济恢复和发展很快,朝廷历年积攒的钱不少,但是由于时常征战,耗费了大量的钱财,所以积攒下来的钱不算多。而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两一直筹备着对北用兵,准备扫平辽朝。而攻打这个强劲的对手,银子不够,那是肯定不行的。所以一直在筹备军费。现在,修建这个金明池,竟然要用掉全年所有财政收入的一半,怎么不让他心惊。
现在的问题是,每年的两千万缗财政收入,有些费用是必须开支出去的,比如全国各级官吏的俸禄,维持军队的军费开支,皇室的用度,还有每年必然的各地的赈灾救济等等,这些要用掉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剩下的才是赵光义能挪用的。他原本是要把这些剩下的钱的大部分留着作为军费,将来用于对大辽的作战。
去年的财政收入已经全部该用的用,该花的花,该存作军费的存了,而今年才开春,钱还没有收上来,朝廷银库空虚,要修金明池,除非动用已经存起来作为军费的钱,不然,就没有办法。
赵德昭眼看赵光义沉吟不语,以为有戏,忙又道:“还有一个头痛的问题。”
“什么?”
“民壮的粮食!”
“怎么了?”
“按理说,民壮应该自带口粮,可是,那是就近的劳役可以这样。而这次不同,我们需要从全国抽调上百万的民壮到京城来修建金明池,而且要持续两年,白天黑夜的干才行。而很多民壮家里,存粮不多,半年以上都要加野菜什么的一起吃才行。一年时间的口粮,很多家庭是拿不出来的。我们估计,只有三四成的民壮,能拿出三个月以上的口粮就不错了,其他的,是拿不出来的,如果要征调,便只能由朝廷掏钱。这又个大概需要……”
“行了!”赵光义不耐烦地一摆手,“你不就是说,这个金明池不能修,是这个意思吧?”
赵德昭很是尴尬,道:“不是不能修,而是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用二十年以上的时间,每年农闲的时刻修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