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浩心里暗想,怪不得那电视里当官的都愿意升堂审犯人呢,这感觉真是一个字“爽”……不,怎一个爽字了得!!
之前听沈师爷说过在官场上有这么一句传言,“只要一升堂一断案,立即就不愁吃不愁穿”,如今想来别说各级的官吏了,就是那堂下手持水火棍的衙役们,大概也是想狐假虎威一把,不过杜文浩倒不想像那些赃官墨吏一样“头戴乌纱帽,吃了原告吃被告”,他有自己的想法,既然坐在这里,自然就会彻底的把这个案子审清问明,也做一回青天大老爷!
杜文浩想到这里,惊堂木提起自然习惯地看了看身后的沈师爷,只见他正朝着自己微微一笑,这笑容中包含着鼓励。
那惊堂木啪地一声坐在杉木做的几案上,台下衙役立刻齐声威武,堂下原告大抵是在走神,听见这声音,吓得跌坐在地又赶紧跪直了身子。
杜文浩正言道:“台下何人,因何事击鼓,要状告何人?”
“我……”
那村妇还未启口,台上安逸龙轻咳一声,道:“在提刑官大人面前怎可自称我?”
“哦,民女要状告那姓孙的郎中,他谋财害命将我婆婆害死。”
杜文浩道:“你叫名字,哪里人氏,为何叫你一个女子前来告状,你家男人呢?”
“民妇周氏,就是庐州城十里外杨柳村人,我家男人因悲伤过度病了,家中尚有年老的公公和嗷嗷待哺的孩儿。”
杜文浩对那周氏问道:“你这些话都是真的,还是有人事先教你说的?”
周氏偷眼瞄了那张师爷一眼,嗫嚅着半晌才支吾道:“就是……民妇自己想出来的。”
杜文浩:“你说是那姓孙的郎中将你的婆婆害死,你有何证据?”
周氏愤然道:“我那婆婆有咳喘的老毛病了,每到春季病情更甚,有的时候整日咳嗽不止,严重的时候竟一夜无法入睡,因这个孙郎中的名声很大,很多人说他的医术甚好,我便带了婆婆去他哪里,他当时还夸什么海口,说是不出三服药,我婆婆的病便有大的好转,谁想……天啦……”说到这里,竟然放声大哭起来。
杜文浩:“周氏这是公堂不得喧哗。”
周氏听罢,即刻住了声不敢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