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多亏去年麦田改水稻。距离插秧,还有大把的时间。

虽说是以工代酬,以劳抵债。少东家却没有尽数扣除。每户仍月有百钱。附民大喜,群情高涨。

随寝垫销路渐广,月付十万钱,对刘备来说已不算困难。也就是十张上等锦垫,半匹良马而已。

族中皆知,刘备家教甚严。习文学武,日日不缀。

附民之事皆交苏伯,宗人之事皆托族长。遇难事前来与刘备商讨,刘备也总有应对之法。内外皆服,称之曰:少君。少君,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少年之君。一个是少年主君。

反正无论是何意,涿县麒麟子,楼桑少君已渐名扬北地。

这日午后,刘备正笔沾白垩,在一块漆木板上细细勾画。

“此是何物?”母亲笑问。

“汤池。”刘备笑道:“就是让人洗澡的地方。”

“为何如此之巨?”母亲吃惊于巨大的体量。

“汤池人皆能入。只需付了浴资,便可进去洗浴。”刘备设计的是公共浴场。占地颇大。

事实上,整个村落布局,被官道和清溪分割成了五块。

西北最大的建筑,便是宗祠。墙后不远乃是宗人坟地和水泽野林。

东南最大的建筑,就是守着东进官道的刘备祖宅。

西南最大的建筑,是正拔地而起的楼桑寝肆。

东北多是宗人院落。新附之民在村路两旁结庐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