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

说到最后,阎柔竟涕泪横流。

耿雍曾说阎柔,心思深沉,时有愤恨之气,必身负大仇。

如此看来,确是如此。

阎柔虽小,身形却和刘备相若。幼时生活凄苦,固而年少老成。

刘备让他拜在大儒陈寔门下,便是想借清静无为,明礼让、善德化的陈寔,化解他心头的仇恨。

此举却有奇效。不然,听闻大儒教诲,阎柔也不会字字锥心,夜不能寐。

纵然如此,心中愤懑却难以消解。必是血海深仇。

阎柔声泪俱下,席上亦有人低声哭泣。公孙瓒也长出一口气,重重放下酒杯。

刘备亦感同身受。这便悄悄拭泪,强笑举杯:“贤弟之心,备已尽知。如此,便再敬一杯。此去路途艰辛,生死难料。愿一路平安早回。”

“愿兄(弟)一路平安早回!”公孙瓒、陈逸等人亦纷纷举杯。

阎柔捧杯遥敬一圈,这便一饮而尽。

喝完,阎柔从怀中取出个陶杯,离席捧到刘备面前。

陶杯单耳,朴素无华。虽造型老旧,却并不值钱。然而阎柔贴身携带,必有不凡。

“此乃阎柔在胡人帐中,取食之杯。我等汉奴,人手一杯。一日一餐,朝不保夕。此杯若有闪失,则活活饿死。若想活,便要将旁人食杯抢来。阎柔此杯,从未离身。今将食杯献与少君侯。从此而后,阎柔全族皆靠少君侯而食!”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阎柔便是借献此杯,举族托付于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