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而不损曰之灵”。
我家陛下,既谥号为‘灵’,轻重缓急,分寸拿捏还是足可称道的。
前功已后补。
可以预见,刘备想要再有寸进,估计会很难了。县侯之上便是郡王。可想而知,要割多少脑袋才能增封进爵。
不妨掰指一算。
近几日最让刘备高兴的,便是刘涣一家老小,远涉千里,终在秋分后三天,抵达楼桑。其父名叫刘普。刘备以侄子礼待之。刘父老怀大慰。赞口不绝。在侯府设宴款待。席间,刘备把酒相问。刘涣这才道出实情。恩师在时,举刘涣为治中从事。乃是诸吏之长,郡府主管。然,新任太守就任,刘涣作为前任太守的治中,便不受待见。几次故意刁难,刘涣知事不可为,便主动请辞。又怕遭人排挤陷害,这便举家北上楼桑,投奔少君侯麾下。
刘备焉能不喜。拜刘涣为平曲长。俸禄虽比治中从事低,胜在无人掣肘。安置流民,辟田开荒,可一展所长。且刘备还许诺,若民户过万,便可升为平曲令。秩比千石。
刘涣伏地认主,成为少君侯家臣。
苏伯来报,千里镜已造好。刘备站在五楼书房,整个楼桑尽在镜中。效果不错。难怪苏伯送来时,一脸的匪夷。看到数里外的人脸,把他自己也吓一跳吧。
苏伯又报,南关城塞已建好,问刘备何时移交。
南关城长,刘备一时没有合适人选。
倒是益昌长卢节,上书举荐吕常为南关长。
恩师称其“中勇慎守,可守一方”。
必不会有错。
只是卢节安危事关重大,身边不可少人护佑。
这便调一什顺阳绣衣吏,前往益昌保护。安顿好一切,这才把吕常调回。择吉日,拜为南关长。秩三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