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无需刘备出面。自有长史府主簿李儒殷勤接待不提。多出的二万奴隶。主簿李儒亦按价支付。令王使颇多感激。
和刘备少时买马,要在马臀上烙上自己的名字类似。贩出的奴隶,皆要烙上各自主人的独有徽记。除非主人特别要求,才可免除。
若是二次贩卖,还需先把原主人的印记烙除,再烙上新主人的印记。如此反复。奴隶每卖出一次,便要多经受一次皮肉之苦。
同样。奴隶身上的烙印,也是判断奴隶被贩卖几次的重要标志。
刘备的家徽,乃是形如五丈桑轮廓的赤鹿炎角。
也既是说。这些被初次贩卖的奴隶,皆要烙上刘备的家徽。
世人皆知,刘备耻于蓄奴。炮烙之刑,更是无法容忍。
然架不住众人纷纷苦谏。贵霜王使亦说,这些奴隶一旦逃亡,身上若无烙印,便不好追捕。
思前想后。刘备遂退而求其次。改烙印为刺青。
话说,便是奴隶刻印,我们也领先很多年啊……
第179章 胴体雕青
安营扎寨三日后。
吊桥挣破薄冰,隆隆落下。百辆马车,在一队绿洲虎贲的护卫下,缓缓驶入营地。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围拢成圈,然后各自展开,拼组成移动汤池。
汤池内设革帐保暖,外围搪瓷车壁挡风。分设男女浴室。篷车营地中的十余万奴隶,以家庭为单位。逐次入内洗浴。男人还需剪发剃须。女人的长发亦有专人洗漱梳理。跳蚤、发虱尽数灭尽。
身上旧衣皆付之一炬。从里到外换上西域胡服。好在是隆冬季节,蚊蝇绝迹。营中也无鼠患。只需打理好个人卫生,便可有效防止烈性瘟疫。
染病的奴隶,已先行隔离治疗。多是在路上感染了风寒,只需好好休养,按时服下汤药,不日便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