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页

终归位在五尹之下。

至此,蓟国吏治架构,趋近完满。今日之邑、城、县,便是后日分封给诸子的亭侯,乡侯、县侯。

除官之日,楼桑父老皆来相送。人山人海,挤满十里长街。新任薮东守乐公,轻车简从,麻服步行。与两侧人群,拱手道别。

三老捧上美酒。乐隐一饮而尽。

又有市中豪商,拦车献上“蒲桃锦”、“散花绫”,以充行资。

乐隐坚辞不受。然邑中父老,盛情难却。这便解下系锦绫之细丝带,以全心意。

岂料,赶来相送的豪商,纷纷将缠系锦绫的细丝带,自行解下相赠。见乐公百般推辞,便有豪商自行系上车身。引众人纷纷效仿。待走完十里长街,轻车遂成彩车。

“安车悬彩”,遂成典故。为历代名臣所羡。

民心向背。

亲眼得见,百官拜服。主公果然慧眼识英。乐隐虽名声不彰,却在父老心中,青史留名。

此,亦是长情。

此去薮东,五百里。三日可达,亦不远矣。

郦城令郭芝亦不遑多让。

世人皆知郭芝好酒。送行人群,皆置家中美酒相送。从官寺到港口,不过三里。郭芝沾唇即止,亦酩酊大醉。被人背上画舫。目送画舫远去,郦城父老,遂含泪将杯中美酒尽数泼入沟渠,代为相送。乃至流香十里。数日不散。

“十里泼香”,亦成典故。与“安车悬彩”并著于世。

名人必有典故。古往今来,从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