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老者闻声回望,这便反问:“来者可是季瑜。”
“正是董班。”巷口老者,年过六旬,须发皆白。
甯姐姐这才醒悟。门前老者,乃郭亮、董班,二义烈之士。
郭亮,字恒直,汝南朗陵人。年十五游学洛阳,故太尉李固闭门弟子。
董班,南阳宛人,字季瑜。少游太学,同师事李固。
时顺帝崩,太尉李固,因被梁太后倚重,而受大将军梁冀所忌。待质帝崩,李固据理力争,不肯立刘志为(桓)帝,梁冀恼羞成怒,枉杀李固。暴尸于洛阳城北夏门亭外。并下酷令:凡有哭丧者,严惩不贷。却有李固门生郭亮、董班,哭尸守丧十余日。夏门亭长感其义行,视而不见。梁太后闻而怜之,乃许二人护柩归葬。二人由此显名,三公并辟。然二人隐身,莫知所归。
不料皆隐居在林虑山中。
“二位长者请进。”甯姐姐肃容行礼。
“叨扰。”二人遂入院祭拜。
礼毕,请入庐中。
宾主落座。
董班言道:“令尊可曾说起我等。”
“未曾说起。”甯姐姐如实作答。
“实不相瞒,令尊与子治(夏馥)、文祖(王芬),皆与我等同党。”董班语出惊人。
“莫非……”回忆父亲临终之言,甯姐姐忽有所悟。
“然也。”董班轻轻颔首:“自开党锢,州郡海捕,天下党人,十不存一。余下皆避入深山,遁去海外。林虑山,便是我辈藏身之地。”
话到此处,甯姐姐焉能不知:“家父千叮万嘱,欲葬身于此。非让我联络天下黄巾,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