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7页

典出《史记·司马相如传》:“垂绥琬琰。”

注曰:“《汲冢周书(竹书纪年)》(记载),(夏)桀伐岷山,得女二人,曰琬曰琰。桀爱二女,斲(zhuo)其名于苕华(美玉)之上,苕是琬,华是琰也。”

后世遂有“夏后苕华刻,周王重璧台”之句。

二女皆取夏后(夏朝王后)之名。蔡少师之意,不言而喻。

蓟王羡仙。

蓟国长安令甄逸小女,取名“宓”。乃洛水女神之名,亦见良苦用心。

先前,巫山神女降为试儿之礼。董骠骑并何车骑,同登玉堂殿。见武夫雄壮,遂闻其名。得知“胡车儿”,嗟叹“毁于儿名”。亦可作证,时下名字的重要性。

言归正传。

二宫太皇,送嫁北巡。

长信、永乐宫人,进出有度,一如先前。此亦佐证,并无宫变传闻。何后神来一笔。截下王美人贵子。除少帝心头大患。少帝投桃报李,释放何车骑并满门家小及幕府属吏。又擢升董卓为光禄勋,以为安抚。

何苗获释,闭门不出。亦知避嫌。少帝心领神会,必是太后授意。

一场宫变风波,消弭于无形。于少帝及整个洛阳朝堂而言,皆是重大利好。背后赢家,非何后莫属。

蓟国,临乡城。王宫,灵辉殿。

自陈寔亡故,紫渊王子馆便少一大贤。蔡少师等联名上疏劝谏,请蓟王另择大儒,补文范先生身后之缺。

蓟王于是专开朝议。问计群臣:海内大儒,何人可继文范先生之位。

便是奉国守孝的博士祭酒陈纪,亦素服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