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7页

西林马邑,横竖七里,与逎国一林之隔。轨路车楼,豢养良马五十万匹。国中青储饲料,足量供应。紫花大堤,苜蓿随时割取。逢赛马日,贩卖馕烧、青甘,干果、肉脯。居家日常,纺毛织毯。衣食无忧,日渐富足。

尤其西林邑民,多以刘为姓。先前胡杂马贼妇孺,尊刘备为“大人”,今称“单于”。乃旧习难改。邑中少年,皆尊“王上”。

谓潜移默化,莫过如此。

第201章 南北俱全

岁末将至,辞旧迎新。

恰逢王子馆会。大儒云集。言及叔侄相争,天下大势。便有座上宾慨叹,自武帝,远瞩高瞻,化繁为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待光武中兴。悠悠数百年,王国始有兴衰。为何唯我蓟王,兴大儒学。开明文风,不兴党锢。

与会嘉宾,众说纷纭。然却莫衷一是,无有定论。

于是求问儒宗。

儒宗不答反问:俗谓,北人善马,南人善舟。我蓟人如何?

在座大儒,面露得色:我蓟人,舟马俱善。

儒宗言道:前汉时,涿县多匈奴归义侯国。汉胡杂糅,渐成一家。称兄为“哥”。亦出鲜卑语。

见坐上嘉宾,各有所思。

儒宗又道:我主虽世居涿郡,地处北疆。然论及高祖,乃出淮泗。淮泗,南北之分水也。既见善马北人,亦见善舟南人。风俗更糅南北之合。知南晓北。且无非南即北,地域之别。故我主,天命所生。生于汉胡杂糅之地,身携淮泗高祖之风。天时、地利、人和。汇聚一身也。

满座高朋,心悦诚服。

兼容并蓄,开阔胸襟。非开明之主,不可为也。

话说。汉家帝王,半数出淮泗。必有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