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6页

三日冬狩,满载而归。

拔营重返蓟北离宫,蓟王再设宴光明殿。君臣同乐。

岁末年初,典礼不断。开年正月旦会,及上陵礼,皆是国之大典。“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蓟国雄踞河北,大汉一藩。一举一动,万众瞩目。一言一行,洗耳恭听。稍候不慎,必落人口实。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察。

朝廷东迁,甄都距蓟国,数日可达。上计使团,月底便已开拔。必误不了正月旦会。蓟国一年献费,高达十亿钞。足够甄都,朝野所需。话说,若无蓟国年年表率,天下十三州,还有几人愿足额奉献。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所谓人心不古。蓟王“言必信,行必果”。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天下皆食蓟粟矣。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遂饿死于首阳山。及王莽篡汉。授龚胜太子师友、国子祭酒。龚胜拒不受命,绝食而死。可见,历代皆有忠臣出。

然自光武中兴。再续二百年国祚至今。天下皆以食蓟粟为荣。

只因,蓟王亦是汉室宗亲。与两汉之交,光武出身,别无二致。皆属旁枝末节,亲疏有别。少时恩师言,天下先许汉室,再分天下人。

时至今日,蓟王渐有深悟。按照后世说法,卢少保所言,乃是利益分配机制。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科技不断进步,以及国家治理体系持续释放生产力红利。剩余价值不断累积。如何分配,考验公平正义。

封建时代。从广大“羔羊立场”而言。喂饱一头猛虎,与喂熟一群猴子。付出成本,孰高孰低。

便是恩师所言,“先许汉室,再分天下”之真谛。

归根结底,便是强权。

“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仅此一句。天知道,省下多少(治)国(成)本。

不可否认。恩师所言,具有深刻的“封建局限”。然设身处地,就事论事。不啻世间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