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谁曾经说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刘二狗头疼身上背着的上百万贯的债务,而富有四海的赵桓同样也头疼,只是赵桓头疼的不是钱,而是移民。
随着朝堂改制的一步步进行,再加上阶梯税律也正式开始实施,大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主选择清退一部分土地。
而清退土地的结果就是许多原本打算迁移出去的百姓又选择了观望——
官府手里有了土地,是不是得发卖出来?
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拥有自己的土地,谁他娘的吃饱了撑的才会想着往外跑!
然后赵桓跟朝堂上的大佬们就开始头疼。
收回来的土地是要发卖没错,可是收回来的土地又够卖给几个人的?再说了,甘肃布政使司和交趾布政使司那里空着的土地可不是一星半点儿,现在不赶紧迁移百姓过去耕种,难道还要等着那些土地自己长出来粮食?
然后赵桓就一咬牙一跺脚,使出了终极大招。
不是强制征发几百万的百姓迁移过去,而是发小妾!
没错,去甘肃布政使司和交趾布政使司,发小妾!
先可着大宋要驻扎在甘肃布政使司和交趾布政使司的那些将士们来,然后就是普通的百姓,只要愿意去的就一发一个倭国小娘们儿,至于是二手货还是原装的,那就完全看他们运气。
然后汴京城的教坊司就很头疼。
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幻而又魔幻的现实
众所周知,大宋的官话在这个时代是世界通用语言,无论是倭国的上层贵族还是高丽棒子的上层贵族甚至于缅甸、暹罗的上层贵族,都是能说一口流利的大宋官话,并且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
如果不是甲申国难之后神州陆沉天地翻覆,如果不是鞑子太能败坏,估计也没鸟语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