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谌跟庄成益等人原本还在暗自佩服赵桓并打算将社学制度进一步发扬光大,却不防忽然听到赵桓话里的嘲讽之意。
“这副对联挺好的啊?”
赵谌试探着问道:“多读书,多关心天下大事,学成之后报效国家,不正是读书人应尽之责么?”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在朕的梦里,那东林书院的学子们一开始也确实如这些对联所言,确实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可是时间久了,这座书院里的学子们想的便不再是朝廷,而是怎么能才逃开赋税,怎么才能升官发财。”
赵谌跟庄成益等人一愣,庄成益更是勃然大怒——逃税?彼其娘之!
第四百五十八章 资本,从来不是善类
“原本免杂泛而不免正办的优待生员之政,被这些读书人上下其手,不仅不再承担杂役,连正役、均徭、赋、税都不再承担,区区五个抗税之徒,居然能被他们美化成不屈的斗士,甚至为之做铭立传。”
说到这里,赵桓忽然将目光投向了庄成益,问道:“庄卿,若你是彼国朝之户部堂官,国朝处处需要用钱却无法收到原本应收的赋税,你会怎么做?”
“自然是杀一儆百!”
庄成益杀气腾腾的说了自己的办法,却见赵桓笑着摇头,便好奇地问道:“官家何故发笑?”
赵桓道:“朕笑庄卿你还是将人心想的太简单了些。”
“既然有胆子在国朝律法上面动手脚,若是地方官府之中无人与他们勾结,朝堂上没人替他们发声,你觉得单凭几个读书人能做得出这好大的事情来?”
庄成益一愣,赵桓却又接着说道:“哪怕就是朝廷因为收不到足够赋税的原因而想要查办,他们也有的是法子应对。”
“劳役和赋税都集中在名下没有几亩地的穷苦百姓手中不就行了?”
庄成益疑道:“百姓既然没有几亩地,那朝廷不还是收不到赋税钱粮?且那些读书人既然如此欺压百姓,那百姓岂不是要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