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达尔连声称是,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要找个理由铲除异己并不会是什么很难做到的事情。
……
而此刻,海罗则举国陷入了狂欢之中,与上一次诈降,宣布战败时悲观、谩骂政府机构的论调相反,海罗的军民们纷纷歌颂海罗国王罗比特的百忍成钢,铺天盖地的报纸都为罗比特写着赞歌。
“我们的国王可真是千古贤君,万年也难得一遇。作为他的臣民,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因为我们有幸见到了海罗兴起的狂潮,我们有幸置身于这个即将到来的繁华盛世。”
而海罗军队也一洗以前作战不力、不堪一击的恶名,被冠以“神圣之师”的称号。甚至,还有报纸预测,海罗将会在十天之内尽歼前进军,成为寰宇大陆的新霸主。“等着吧!‘神圣之师’将把胜利的旗帜插满整个大陆,将引导我们走向巅峰,日后,当我们子孙后代回忆起我们的时候,他们将会翘起大拇指,说我们是最光辉的一代!”
当魔皇佐拉愿意合作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那些报纸也适时造势,说这是“未来两大霸主的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划时代的合作。”他们的合作将“加速人族的全体灭亡,一个崭新的、光荣的时代即将到来!”有些报纸还提到魔族和海罗人本来就是一家,现在由于共同的利益而走在一起,真是可喜可贺!“一万年的裂缝,终于得到了消弭。”当然,也有些报纸提出质疑,“魔族军队已成强弩之末,现在与人族作战的主要是我方(海罗)军队,我们为什么要与他们合作?为什么要与他们平分天下?这简直就等于是一个富人跟一个穷人的钱加起来然后大家平分一样。”不过,这些质疑很快就被指斥为“浅薄”“无聊”“无知”,罗比特甚至还为此亲自做了批示,“……假如连魔族与我们有着荣辱与共、密切相关的联系都看不到,还做什么记者呢?”
虽然还没有举行真正的盛大庆祝,但海罗皇宫已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罗比特也把以前的面纱除了下来,流露出满面的笑容,看来心绪颇佳。
“陛下真是英明之至,当初要不是您力主等待时机,恐怕,我们现在不可能取得这样的辉煌战绩。”以前极力主张在魔族发动进攻的同时也立刻发动进攻的大臣们纷纷说道。
罗比特虽然满心欢喜,但也只是轻声说道:“现在高兴为时尚早,我们并没有取得全面性、决定性的胜利。”
“陛下,我军已突破了对方重点布防于边境的边防军,相信取得全面胜利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
“依维斯此人诡不可测,魔族当初疯狂进攻阿里亚城之际,又怎会想到依维斯会突然出现在阿里亚城呢?”看着大臣们过分乐观的态度,罗比特有点担忧地说道,“居安而思危,越是顺利便越需小心翼翼。朕希望你们能明白这个道理。”
大臣们连声称是,但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他们,在内心里根本就意识不到会有任何潜在的危险。
“我军正向卡洛特平原方向挺进,如果扫平了卡洛特那些余孽,我们倒是有高兴的理由,而现在,只不过是取得了一个小小的胜利罢了。要知道,魔族军队光在阿里亚城就消灭300多万人族士兵啊!而我们仅仅才歼灭了30来万的前进军。”罗比特看着大臣们忘乎所以的表现,又提醒道。
“陛下说的是。”大臣们又纷纷应道。实际上,他们在心里却认为打仗根本就不是看数字上的伤亡到底有多少,而是要看“势”。人族的大“势”已去,就连他们最强的军队前进军也已经被打败了,由此推论,人族必然失败、必然灭亡。
罗比特皱了皱眉头,就连这些本应该保持着理智的海罗精英们也都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更何况那些平民百姓呢?这样的情景实在堪虑。古往今来,在即将胜利的时候,突然遭遇到重大失败,乃至于一蹶不振的例子不计其数,而以海罗的境况,大臣们的表现,可以说将会连小小的失败也禁受不住。
如此一想,罗比特的喜悦之情荡然无存,他实在想不到经历了一万多年的蛰伏,一万多年的苦苦等待、卧薪尝胆,海罗国民还是没有真正成熟起来。但愿海罗能过了这一关,能取得最后胜利。看着大臣们脸上的虚浮骄喜之色,罗比特默默祈祷道。
退朝之后,怏怏不乐的罗比特漫步到他的皇后娜娜的住处。此时的娜娜正在凝神绣花,罗比特轻声让左右撤下,而后,蹑手蹑脚地走近娜娜的身边,眼里充满脉脉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