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页

林玉娟让她妈从京都大老远邮过来的小提琴终于到了,一起到的还有一组新出厂的垂吊式话筒——冯珍珍这个贴心闺蜜送的礼物。

冯珍珍从林玉娟的信里得知,闺蜜居然要和她的情敌一起带镇中学子参加舞台音乐剧的表演,顿时摸不透了。

闺蜜这是想干嘛?此去迢迢不是说要深入“敌营”打探“敌情”的吗?怎么和情敌联手合作——带学生唱起歌、跳起舞来了?这是哪门子刺探法哦?她怎么一点都看不懂?

不过徐随珠给冯珍珍的印象很不错,英语研讨会那次,徐随珠流利不输老外的口语,彻底征服了她。

这次见闺蜜来信说要和偶像一起携手学生登台表演,二话不说,托她搞科研的大表哥,弄来了几个还没上市的微型麦克风,就是别在衣领上扩音的那种。不仅方便、扩音效果也没的说!

这年头通用的麦克风都是手握式、拖长线的那种。稍微碰到灰尘、电流,就会引起共鸣似的尖啸。

县礼堂今年重新装修了,添了个垂吊式话筒,但整座舞台就只有中间一个,站得偏角落扩音效果不太理想。

可问礼堂多借几个手握式话筒吧,徐随珠又担心话筒线拖太长,影响表演。

演讲、独唱之类的还好,往舞台中央一站,基本不怎么挪步。

但小品、音乐剧这类边表演边说或唱的节目,用这种话筒就麻烦了。往往还没走上几步就被话筒线缠住脚了,节目流畅和美观倒还在其次,不留神被绊倒才叫洋相出大了。

正为这事犯愁呢,林玉娟拿着几个微型麦克风过来找她了,傲娇地往她跟前一递:“喏,我朋友送的礼物,祝贺这次表演成功。”

徐随珠就差没抱着林姑娘亲一口了:“小甜心,你和兜兜一样,都是姐的锦鲤本鲤啊!”

“……这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林玉娟被夸红了脸,放下麦克风别扭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