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页

楼建国点点头:“成!回去就办。”

夫妻俩达成一致,睡了个有史以来最香最踏实的觉,醒来就回海城,放出口风说要卖房。

位于棚户区的这套逼仄的小套房是楼建国早年在集体渔场上班时省吃俭用买的集资房。当时一家三口都住在这里,直到儿子中专考去了外地学校,楼建国也面临集体单位改制裁员,深思熟路后,决定和婆娘一起回渔村,弄艘小渔船打点鱼虾卖卖也挺有赚头。

虽说和风浪抗衡具有一定危险性,但老话说得好——富贵险中求!没风险纯赚钱的好事,也轮不到他们这些底层百姓。

这次在峡湾待了一段时间,发现和棚户区冬冷夏热、逼仄到转个身都困难的小套房一比,这里的房子才真正像是给人住的:哪怕只是五六十方的中小户型,也尽是三房朝阳的全明户,亮堂得仿佛住在云端。

本来想把棚户区那套逼仄小套留给儿子结婚娶老婆用的俩口子,不由动了心。

海城是大城市,名气大到国际,哪是余浦一个小小县城能比的,更别说峡湾一个区区小镇。这几年就算一跃成为沿海数一数二的旅游胜地,但再出名,也比不上大海城的知名度。

在大多数海城人眼里,海城以外的都是乡下,海城人以外的都是乡巴佬。所以一般人绝对舍不得卖了海城的房子(哪怕只是棚户区一套逼仄小套)去乡下买房。

所以,当左邻右舍听说楼家要卖房,卖的还是城里这套,而不是渔村那破老屋,看他们的眼神就像在看傻子。

第1040章 徐老师也有嫉妒的时候~

楼建国俩口子当没听到背后的窃窃私语声,花了一天打包收拾,把能搬的家具、物品,雇了辆三轮车,拉去了渔村老屋,当天就把房子挂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