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没有从他脑中消退,他欣喜着填上那一段段或缺失已久、或摇摆不定的空白。
欧罗拉,你在哪?
快回来——我有一首曲子,想给你听听看。
欧罗拉打开门锁的瞬间,就被兴奋的肖邦拽到书桌前。
青年指着正中间哪几张手稿纸,眼中的海蓝满满铺垫着波光。
少女当即明了他的意思,好笑地放下吉他,示意他松手后解开沾上泥点的外裙。
“弗朗索瓦,你想让我用眼睛欣赏呢,还是用手指欣赏?”
“!”
欧罗拉的提议令他眼中的光芒更盛。肖邦明显选择后者,他已经抓过谱纸,仔细将它们摆好在谱台上。
等他在带着期待站在钢琴旁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他的爱人做了和远在巴黎的李斯特一样的选择。
全新的曲谱,手稿。
用手指欣赏,视奏。
作曲家既忐忑又期待,他无法预料到会听见一场怎样的演绎。虽然极不想承认,李斯特在这方面的确拥有得天独厚的才能,但……
肖邦默声注视着欧罗拉在钢琴前坐下,迟疑着要不要开口换成他来弹——毕竟曲子是他刚完成的,现在换人演奏似乎是一种伤害。
“哎,你把这首前奏曲完成了?真好……”
他见她用指腹抚摸谱纸上的音符,不禁想起在德雷斯顿,她也是这样对待那册练习曲的,如珍宝一般。
心再次柔软下来,甚至来不及品味她奇怪的感叹。
琴声。
静谧的旋律仿佛带着湿润的呼吸,一点一滴坠落在心头。干净而透明,轻盈而飘逸。贯穿全曲的八分音符被控制得极好,就像小小的雨滴坠落在屋檐或窗棂上,由那一滴轻巧的浑圆,碎成晶莹的万千音符。
气息、乐句、连奏、踏板……甚至某一句并未按照拍来的自由处理,都是符合逻辑的,丝毫不破坏行进感和流动感的。欧罗拉是感性的,却不夸张矫饰,只作理性的抒发,温柔而深切。肖邦喜欢这样恰如其分的情感流露,刚刚好。
不,应该说近乎完美——
像是演奏过千百遍那样娴熟的完美。
“你的夫人……在恐惧我……”
肖邦脑中突然闪过桑的话音。他知道,欧罗拉邀请他来马略卡旅行,执着到近乎偏执。他能在她的微笑里,觉察到一些莫明的不安……但这些他未曾深究的东西,竟然在她演奏至这首曲子中后段时,和逐渐堆砌起来的情绪,一起随着他标注的,顺着指尖抒发掉了。
琴音拖着余韵在空气中回荡,慢慢消散在周围墙壁上的细小孔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