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我本闲凉 时镜 1029 字 2024-02-29

“原来如此。”

前后倒是一下对上了。

陆锦惜明白过来:“也是机缘巧合,犬子薛迟,昨日从几位先生那边得闻此事,心里就惦记上了,还回来问我。我本想着,明日着人打听,未料今日便遇见了公子,才起了心思一问。”

嗯。

为了泡老草,暂时牺牲一下便宜儿子吧。

陆锦惜说出薛迟惦记上学这事的时候,口气自然,看不出半分的心虚,好像事实本就如此。

可顾觉非又不是傻子。

薛迟什么情况,他还是略有耳闻的,只是并未拆穿陆锦惜罢了:“既然夫人感兴趣,觉非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此事说来话长……”

顾觉非慢慢地开了口,同时也将自己精心准备的圈套放了下去。

此事缘起六年前,几个朋友与襄阳学府计之隐老先生约定,要开学斋,为社稷育栋梁之才。

未料想,顾觉非一上山便是六年,此事便耽搁了下来。

到如今,才重新开始。

但六年过去,几位忘年之交年事已高,却是没有精力将规模做得很大了。

所以,学斋收学生,有三条规则:

其一,重质不重量,重才学不重出身。

人数多少,全看学生们有无本事得了先生的青眼。哪个先生想要多收一些,也全看他们的喜欢。

达官贵人,寒门子弟,皆一视同仁。

其二,类比科举,开题以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