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王府议事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2172 字 1个月前

他的两百护兵中,有整整一百具装甲骑,便是卢氏、祖氏一起出钱出人。在左国苑那些年,这一百具装甲骑可是定海神针,甚至去代国办差时,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让他们再出些钱?

建庄园所需不是小数目,按照父亲的意思,王府出七成、少府贴补三成。但即便只出七成,考虑到开荒的难度和巨大的风险,依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即便一切顺利,也要养开荒之人三年左右。

“殿下。”见邵珪沉吟不语,崔悦又道:“去岁入秋之时,陛下令诸王南下选取荒地,自建庄园。上月少府开始准备农具、种子、耕牛、家什、药材、车辆,显然此事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吾闻赵王、秦王皆已遣人南下踏勘,赵王有意竟陵,秦王友辛佐、右常侍鲁尚数次往返于江陵、华容间。殿下早早选定曲陵,便已占得先机。今又可就近调拨食邑粮豆,先机更甚。此等良机若抓不住,实在可惜。”

邵珪听完,心下意动,但他面上没什么变化,只在书房中慢慢踱着步子。

片刻之后,他停住了脚步。

烛火猛地一跳,阴影之中,邵珪略有些狭长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只见他走到崔悦身前,说道:“先前吾妹于杨口、江陵货殖,所获颇丰,孤可能效此事?”

崔悦立刻说道:“臣正要提及此事。货殖亦天子所重,曲陵庄园建成之后,当以货殖为主,种粮为辅。”

“哦?”邵珪一怔。

“哪些土产在北地卖得上价,就大力经营。”崔悦说道:“葛布、药材、鱼盐、锦缎、竹器、漆器、干果之类,皆可尝试。一旦大成,天子定然嘉悦。”

邵珪想了想,又问道:“若齐王、赵王、秦王垦荒,粮食从何而来?”

“赵王定然是靠卫氏了。”崔悦说道:“前晋之时,卫家庄园就在江夏。今移曲陵,人丁犹在,存粮亦不少。江夏太守李充之母卫夫人,更是卫展女弟,输送些资粮至竟陵不难。”

“秦王——”说到这里时,崔悦皱了皱眉,道:“先前庾家引了不少人南下商屯,臣本不解其意,今知矣。不过,庾家怎知诸王南下建庄宅之事?”

听了这话,邵珪有些失望,脸色更有些阴沉。

皇后是天子枕边人,平日里听到一言半语很奇怪么?纵然皇后不懂,庾亮也不懂?庾亮不懂,自有宾客幕僚为其分析。

“商屯之粮只能售予江陵都督府。”良久之后,邵珪说道:“先前诸葛恢攻江夏,李充束手无策,可有此事?”

崔悦闻言,立刻说道:“殿下不可。”

邵珪看着崔悦,片刻后嗯了一声。

他知道,现在诸王府之间说实话还是有那么点“兄友弟恭”的意味的,至少表面上如此。原因很复杂,既有天子威望太高的缘故,也有诸王册封不久,年岁也不大的因素。

这种风气或者说默契是不稳定的,很容易被打破。

随着时间推移,天子一天天变老,诸王年岁渐长、羽翼渐丰,这种默契是维持不下去的。

但你最好不要主动加速,破坏默契。

天子眼中揉不得沙子,真以为他只会御妇人了?

邵珪是跟随父亲出征打过仗的。父亲或指挥若定、或豪迈勇武,其英姿简直像一座大山压在心头。

关键时刻,他畏惧了。

“廉方。”他转向郦怀,说道:“卿去一趟襄阳、江陵,择址建货栈,顺道看看有哪些土产可卖来北地。”

“是。”郦怀起身应道。

“途中再去一趟宿羽宫,给我那……奉上贺礼。”邵珪说道。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