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还好早死的皇帝

【后世影响:同治时期最大的影响……就是同治早死。】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都看乐了。

“就大清现在这副模样。你活成梁武帝也不解决什么问题啊!”

“你能解决吗?”

弘历悄悄偏过头。

他的办法也是要倚靠家底的。

你别说他了,没有文景之治做底子,汉武帝也不能硬着头皮去干匈奴啊。

“大明没钱,大清有钱却赔给外人。”

雍正讥讽着:

“合着,咱们是大宋啊。”

……

大清·光绪时期

光绪十分确定这就是在内涵旁边这老家伙。

虽然对于未来时还不甚清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这老家伙一定是做了许多事让人不满。

而朕自己……

不是亲子,终是傀儡罢了。

……

【众所周知,同治的含义是指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訢共同辅政。】

【同时也放弃了咸丰时以高压整肃官员集团的路线,要与内外满汉群臣共治天下,要“你好我好大家好”】

【然而,随着同治皇帝载淳年岁渐长并于1873年正式亲政,群臣们发现皇帝其实并不喜欢“同治”这个词,也不喜欢与两宫太后、恭亲王和官员集团共治天下。】

……

大明。

“你这不废话吗……”

朱元璋夹了一筷子面条,唏哩呼噜的嗦进嘴里,含糊道:

“你们是想着同治共治了。”

“皇帝想的可是同于顺治,要重新创顺治天下一统的局面。”

“都乾纲独断了还要跟你们共治,那皇权不白独断了吗!”

朱标皱着眉道:

“但此时乾纲独断恐怕并非好事。”

朱元璋看着好大儿,耐心道:

“这跟现实现状无关,当皇帝的一定是要先抓权。”

“自古以来失权之帝的下场有几个好的?”

“皇帝不抓权,权力就会蔓延下放,最后倒霉的还是皇帝。”

朱标依然锁眉不展。

他爹说的有道理吗?

当然有道理,历史上皇帝都是这么干的。

但问题是,此一时彼一时了。

从秦汉到明,所有问题都大差不差,所以可以套用一个模子来解决。

但清朝的问题与过往的一切问题都不一样。

再硬套模子……绝对是行不通的。

朱标明白有问题,但却想不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啊。

……

【“庚申之变”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同治年间,太平军、捻军俱被镇压,与欧美各国的关系也因总理衙门奉行条约外交而有所缓和,虽最高决策层仍时常因天津教案等突发事件而忧惧“庚申之变”重现,但在一般官员和普通士人眼中,清朝已是一派“中兴气象”。】

【而与“中兴”的舆论大体同步,朝堂上也出现了重修圆明园的主张。】

【年轻的同治皇帝似乎也觉得中兴之期已至。】

【1873年亲政后,他便将重修圆明园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10月,同治以给两宫太后修筑颐养天年之所为由,颁布上谕重修圆明园。】

【帝师李鸿藻一再谏阻,说这是“以有用之财,置无用之地”。】

【于是同治在11月17日再发上谕,说自己只是“择要重修”,并不是要全盘恢复圆明园的旧观,目的只是向两宫太后尽孝,且希望“王公以下京外大小官员量力报效捐修”。】

【而所谓“择要重修”只是好听之词,实际涉及建筑多达三千余间。】

……

大汉·武帝时期

“用修园子的这份孝心,希图换取慈禧的实质性全退。”

刘彻把玩着手里的酒爵,似笑非笑道:

“若是换个时节,朕会说一句学的不错,手段尚可。”

“立了自己孝顺的形象,强化了慈禧的欢心,更把慈禧支开权力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