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定量又涨回来了

“当然了,这里的焊接用的是电烙铁和锡条,不是电焊。”

别看毕彬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少言寡语,但一涉及自己的专业,讲起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

也许,这就是理工男吧。

“组长,这些零件是用什么粘合在一起的?”听毕彬讲完,唐植桐大概有了印象,开口问道。

“橡胶水泡赛珞珞,实在找不到赛珞珞,用乒乓球也行。我做模型那会,天天去乒乓球台那帮人家捡球,每捡到一个都能高兴半天。”想起自己制作模型时的艰辛,毕彬笑了。

唐植桐听后给毕彬竖起了大拇指,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这艘模型,我和其他同学用了大半年才做完,多走了不少弯路。这次咱尽量加快进度,大家分着看看图纸,选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咱们分工来做。”毕彬说完,将图纸分发给大家。

图纸上面有页码,不怕乱。

对于分工,唐植桐是无所谓的,打算捡一个别人不要的,像木工活这一块,外挂绝对做的丝毫不差。

到时候自己可以借口带回家加工,一宿的工夫做一两个零件,还是能说得过去的。

趁其他同学看图纸的时候,唐植桐瞄了一眼其他两个组。

施正则的是破冰船,模仿的北边大国新下水的核动力弗拉基米尔号,以橡皮筋绞转作为动力。

陶英杰的是竞速艇,动力是单缸内燃机,排量1.5CC。

施正则的介绍中规中矩,陶英杰则在大讲如何将竞速艇的速度提高,有点技术,但技术含量不大,说穿了非常简单:提高内燃机的排量。

对航海模型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唐植桐觉得这种比赛除了毕彬刚才说的意义外,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

既考验学生的识图能力,还考验动手制作能力,因为各部件误差稍微大一点就无法组装起来。

除此之外,唐植桐觉得这也是对“山寨”能力的一次考核,因为此时国内压根就没有什么巡洋舰、破冰船、竞速艇。

不能排除潜移默化影响参赛学生,让他们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可能。

好大一会,三组的组员按照图纸选定了自己承担的任务,大部分都是木工活,剩下两样没人认领:无线电控制,及金属部件的制作。

“我搞金属部件吧。”唐植桐主动认领道。

无线电控制是指的巡洋舰在水面上要做出不同的动作,前进、后退、左转、右转是最基本的,还有什么抛锚、起锚、升旗、鸣笛、打信号弹、放救生筏等等。

毕彬是无线系的师兄,无线电控制是他的强项,团队协作这种活,当然得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专长。

其实唐植桐最想搞的是动力系统,如果能借着研究动力系统的名头,把超强磁铁搞出来,那自己心心念念的吹风机是不是就可以问世了?

不过巡洋舰的动力系统是从外面买回来的电机成品,没有给唐植桐这个机会。

“行,大家拿好自己的负责部分的图纸,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咱们随时沟通。”毕彬点头应道,认同了这种分工。

其他两组的进度也差不多,庄磊看三个组都分好了工,拍拍手,再次开口道:

“各位同志,由于工作原因,我不会天天在这里,这间教室以后就是咱们603班的专用教室,钥匙在三位组长手里,日常事务都交给几位组长处理,组长处理不了的,给我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