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代入了?”唐植桐一瞅小王同学那表情,明白过来,小王同学毕竟年轻,又是个准备当母亲的,碰到这种情况难免往自己身上套。
“去,跟你说正经的呢。”小王同学推了丈夫一把,不愿承认。
“嗯,正经。姜姐是在妇产医院吧?”唐植桐顺着小王同学的意思往下说,问道。
“嗯。”小王同学点点头。
“你看,妇产医院可以说是全国范围内最权威的产科医院了吧?至少在咱四九城没有比这家医院更专业的产科了,大夫肯定尽力了,实在救不回来,那就是命。”唐植桐摸摸小王同学的头,顺着青丝往下捋捋,理性的安慰道。
“可心里就是疙疙瘩瘩的,含辛茹苦好几个月,却保不住孩子,当妈的多难受啊。”小王同学明白这个道理,但情感上不太认同。
唐植桐叹口气:“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咱们好好准备,粮食能跟上,不会跟人家似的。”
清苦的生活使人麻木,一天到晚都在为一日三餐奔波,压根没空多愁善感,能去得了妇产医院的,肯定不是公社里的农民。
但话又说回来,无论什么身份的孩子都值得去尽力抢救,总归是一条人命。
“我就是怕。今天见到姜姐,姜姐也在说,为了要这个孩子有多么不容易。她以前不爱吃粗粮,但现在只要能填肚子都会往里填,根本不敢挑。临走前,姜姐拉住我,偷偷跟我说,现在不是要孩子的好时候,让我回来跟你好好商量一下。”小王同学依偎在丈夫怀里喃喃道。
“不怕,有我在,肯定不会让你们娘俩有事的。”要孩子的事亲戚朋友都知道了,自己烟也戒了,小王同学也取了一些姿势的经,这时候打退堂鼓岂不是白准备了?
“嗯。”小王同学往丈夫怀里钻了钻,双手环过丈夫的腰,把头埋进了丈夫肩头。
“回头我问问编纂组的专家,看看有没有办法提升一下早产儿的存活率。”从小王同学臂膀的力度和情绪上,唐植桐觉得她并没有真正放下,自己正好趁这个机会了解一下妇产医院的医疗水平,搞搞婴儿保温箱。
婴儿保温箱的原理并不难,国外二战时就普及了,国内要等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计划着要孩子时才推广开。
之前的时候,唐植桐不好插手这一块,但现在自己既是编委会一员,深度参与了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工作,又是受过接见的四九城人委代表,作为相关行业的伪专业人士,可以去调研吧?
这一调研,针对早产儿生存问题提出恒温箱的想法,这很合理吧?而且自己还是科研班的一员,虽然主攻方向是国防科研,但能在闲暇之余集思广益专攻一下恒温箱吧?
唐植桐一手拍着小王同学的后背,一手摩挲着自己下巴,越想越觉得自己是个整合资源的小天才。
这样若是还搞不出来,就有些丢书友们的脸了。
当然,这只是唐植桐的设想,没有跟小王同学吐露,因为没法跟她讲自己是如何知道恒温箱的。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如果思想不通透,凿凿也就透了,力大总会出奇迹。
3月9日,星期三。
上午的大课间,唐植桐从空间里薅出自己在上学路上利用外挂整的一个零件去科研班教室找了一趟毕彬。
作为高年级的学生,课业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因为部分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学生早已被拔了青苗,剩下的同学又去了相关单位参加实践,毕彬等人由于被选拔进了科研班,成了这边的留守常驻人员。
“看着很像样,我测一下!”毕彬拿过唐植桐做的零件,很是惊喜,说着就拽过了游标卡尺。
由于其他两个组长及部分组员在,唐植桐没有谦虚,笑嘻嘻的等着毕彬的测量结果。
对于陶英杰对自己有看法的事,唐植桐不打算跟他呛呛。
不呛呛不代表什么事都不做,只要在接下来的项目中,二组、三组的成绩比一组亮眼,自己又正好能在里面起到点作用,那陶英杰还有什么脸面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
恒温箱的事情,自己肯定不会带陶英杰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