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知渝低声说着,萧霁点头,他经受了阿姐十年的圣人熏陶,多多少少,某些时候,倒也能生几分良善出来。

他不是那样的人,但却不会看不起那样的人。

“我如今,也已经学着审时度势,顺应朝代了。”温知渝坐在床上,“有时候,我也觉得好像已经认不清自己了。”

“阿姐别胡说,谁都会变,只有阿姐会变。”

不是,温知渝作为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因为一次被迫为之的穿越,在这个政治制度以及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时代,她先进的想法,虽然不至于比肩诸葛,可却足以与这个时代博弈。

这样的事情,难免会让人产生虚荣心,某一刻,她真的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可若真的是那样,她和古代不将百姓当人的这些权贵有什么区别?

“我会的,我来到这里,改变了这里,就足够了。”

死谏一事,到底是在年前落下了帷幕。

琅琊王氏在背后悄然运作了一番,此人的上司同僚,妻儿家人,都众口一言,说是此人是在宫中得了急症去了。

至于谏言一事,传出去的就是那位大人临死之前还试图谏言,陛下感念此人忧国忧民,封赏此人妻儿,荫庇其子孙。

至于此人到底谏言为何,因为版本太多,百姓也只是随意一听,便将此事抛之脑后了,死了一个官员而已,对普通百姓而言,他们的日子也是照常过。

甚至会有人羡慕,这当官的真好,死了之后,皇上能给他家里那么多封赏,不像是他们,死了也就是死了,反正命贱。

那个文臣或许死之前,还想着若是他死了,为百姓死谏,也是要流芳千古的,但并没有,只要陛下愿意,他的死亡,就好像陛下抹去的,龙袍上的一粒尘埃。

然而,这件事的真相并没有如宣武帝所愿被完全掩盖,一些有心人开始暗中调查此事,试图揭开背后的真相,也或许,是想靠着这件事捞一些好处。

那位大人的葬礼,只停灵三日,因着他家里人担心惹得陛下不喜,迁怒于全家,所以只停灵三日,就匆匆下葬了。

第一日的时候,萧霁穿了一身素服“阿姐若是想去看看,倒也无妨。”

“不去了,人多眼杂,我当初在京城也算是因为你好好出过几次风头了,认识我的人怕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