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会议室中的诸项目组成员,就连方羡鱼自己,也曾探寻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可惜并没有什么结果。
于是,她避开了这个话题,转而继续谈妖修的内容:“所以,‘妖’其实很好判定,如果按蓝星上的概念,或许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变异’。当然,你们所提的‘灵化反应’也是一个方向。
“而‘妖’和其跟脚出身的动物最大的差别,恐怕就在于‘妖’是可以继续成长和‘进化’的,也就是……修炼。
“妖修可以随着修炼,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性,肉体也会逐步淬炼,渐渐脱离兽性,趋于人的形态和思维方式。
“当然,这是站在人类的视角去观察的。事实上,无论是妖修还是别的种族,哪怕人类,随着修炼和肉体淬炼,会越来越趋近于‘神’的模样……值得一提的是,我说的是上古之时的先天蕴养的神,而非后来的异兽形态的神。”
方羡鱼的讲解,让不少人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根据项目组从泉先王城等各处收集来的材料分析,归墟界的时间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归墟界历史研究组也专门为这四个阶段取了名字,并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
第一个阶段被称为“混沌纪元”,这个时期,传说天地被归墟海分开,天地间充满了清气和浊气,却并没有灵气,天地间没有任何生物,只有无尽的归墟海。
第二个阶段被称为“生命纪元”。顾名思义,这个时期,清气化为了最初的神,也就是女娲、风渚、黎田、魁隗、雷祖等,这些神的形象和人类的样子相似。
同时,也在这个时期,这些神在无尽的归墟海中悟道,有的点燃了太阳(尽管这与蓝星这边有关宇宙天体的理解大相径庭,但在许多记载中,归墟界的太阳确实是被神“点燃”的),有的搬运了月亮(依旧是根据记载总结),还有的掌控了风雨雷电。
这些神的悟道不断发生,互相之间也有许多争斗和摩擦,于是,在这个纪元,许多神陨落,许多新的种族和生命诞生(根据方羡鱼的解释,是神的血肉转化而成的新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