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阿拉伯之春”,而是“阿拉伯之冬”!
“阿拉伯之春”不仅没有解决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反而激化了内部的民族、宗教、阶层矛盾。
不得不说,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在很多方面都还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就这么一次“阿拉伯之春”的策划,效果比美国亲自发动一场战争还要好得多。
大家也不再聚焦美国撤出阿富汗的诸多狼狈之事,而是聚焦在“阿拉伯之春”。
这种火焰被点燃,想要扑灭可没有那么容易。
刘韬略微皱了皱眉头,果然是建设难破坏容易。
美国人要使坏,真的是太容易了,完全是防不胜防。
此次“阿拉伯之春”会造成何等可怕的破坏力,说实在的刘韬心中也没数。
哪怕是以现在的情况,造成的损失也已经远远大于美国人的投入。
毕竟除了一部分拿钱的之外,更多的是美国的远程养殖技术独步全球,在全球遥遥领先,这些大殖子都是自带粮食,不需要领工资的。
对于华夏而言,世界保持和平自然是最好,华夏如今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是世界工厂,需要海外市场。
打仗这种事,从来不是华夏的第一选择。
而且华夏短期目标是区域一体化,中期目标是将南亚经济一体化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长期目标是以华夏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
这些是属于华夏的核心利益。
阿拉伯世界,可是华夏的重要出口所在,仅次于北美、欧洲,比南美洲都还要高。
华夏差不多一半的石油,都是从阿拉伯世界进口的。
这阿拉伯世界要是动荡不安,贸易想要不受影响都难。
可偏偏美国人这招又狠又致命,几乎是无解的。
点火容易,灭火可就难了。
阿拉伯世界,又不是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像沙特等丰富产油国,富的流油,有很多阿拉伯国家很贫穷,是真正的发展中国家。
偏偏阿拉伯国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民族问题,比如宗教问题,比如阶层问题,比如部落问题.
平常没人引爆也就罢了,现在美国人引爆这些问题,可想而知会点起多么大的火。
这些阿拉伯国家,偏偏处于国际考虑,还不敢采取强力措施,这无疑是在放纵。
刘韬稍微了解一下,果然一些知名机构都在其中,一个都没少。
可以想象得到,从“阿拉伯之春”演变成“阿拉伯之冬”,中东的地缘安全危机、经济发展危机、政治治理危机、思想思潮危机叠加,“阿拉伯世界何去何从”必然是会压在阿拉伯人民心中的一块石头。
说起来,阿拉伯联盟,曾经被世界看好,毕竟阿拉伯联盟比欧盟更先组建联军,可是后来,因为各国的利益分歧,以及欧盟从中作梗,阿拉伯联盟的一体化就走得磕磕碰碰。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导致世界对能源需求减少,油价暴跌,使得就是沙特等产油国,日子也没有以前好过。
沙特等国日子不好过,就更没有余钱去接济穷亲戚,这使得一部分阿拉伯国家直接深陷危机之中不可自拔。
“阿拉伯之春”从突尼斯开始,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领导,晚上会有一个临时会议,讨论这事,您有什么意见?”秘书问道。
刘韬脑海中不由得浮现了几次撤侨,都是跟“阿拉伯之春”紧密相连。
他说了几点,让秘书好好去完善稿子。
晚上的时候,在一会议室,召开了临时会议。
刘韬表达了自己对中东的担忧,认为这会是长期动荡、破坏力惊人的,必须切实地关注局势,必要时撤离人员。
现在华夏有多少人在阿拉伯世界?
保守估计有五百万人!
而除了沙特、科威特等一部分国家外,其他国家起码有两三百万人,而这些人的安全已经存在隐患了。
刘韬的分析和建议,立马得到了参会人员的高度重视,毕竟论对中东的了解,在场没有人比得上刘韬。
刘韬在中东的人脉网,也是最广的。
连刘韬都如此悲观,那显然这事比他们预想的都要来得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