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剩下的就是两位清朝的皇帝。
雍正自不用多说。
作为在华夏皇帝史上也能排上号的人物,他一生的过失并不算多。
而且他十分的务实、十分的听劝。
自从任小天跟他说过他的事情之后,他已经开始大力的改正了。
尽力减少文字狱的高压政策的推行,尽可能的让满汉平等。
以及最为重要的解除闭关锁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积极往来。
虽然这个时期清朝的发展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
但总归落后的幅度不大,加把劲还是能够追上来的。
乾隆面临的问题要比雍正的严峻不少。
因为乾隆中后期开始就已经逐步拉开与世界国家的差距了。
而且国富民穷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百姓的思想愈发的僵化。
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单单解除闭关锁国就能解决的了。
必须从根本的思想以及教育方面打开禁锢,使人的思想得以解放才行。
乾隆固然十分自大,但却并不是一个笨人。
之前与任小天多次交流,他也已经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不光是在朝廷中新设了许多科技方面的官职。
更是直接在科举中增加了许多关于商业、科技等方面的考试。
为的就是能够选拔相应的人才。
当然了,仅仅从这方面来做还是不够的。
乾隆也在各府州县设立了关于科技、民生、农业等方面的学堂。
并逐步提高这些课程的比重,以此慢慢替代传统科举中的八股文章。
乾隆明白,单纯靠那些条条框框的八股文根本就救不了滑入深渊的大清。
必须要培养出一批在科技等方面的人才来拉动大清的进步才行。
只是这一项举措遇到的阻力不小,许多官员都不赞同乾隆这种摒弃传统观念的政策。
好在乾隆这个人独断专行惯了,任凭阻力再大也打消不了他的决心。
乾隆说完之后,所有的皇帝就都发言完毕了。
每个人都在根据别人的经验来复盘自己执政上的失误。以此来找到改进的地方。
“与诸位讨论一番,真是让朕受益良多啊。”
刘秀长呼一口浊气后说道。
赵匡胤附和道:“嗯,始皇帝这一提议十分有用。
朕也从诸位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其他皇帝也纷纷点头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