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仁厚,善于谋篇布局,更有点石成金之术。
这些,皇帝是清楚的。
让他意外的,是太子对自己表现出来的毫无保留的信任。
这几年,自己到底在防些什么?
皇帝的眼神逐渐复杂起来。
“不只是杜公公,刘总管也会继续留任。”太子继续补充。
“你——不是一直都在培养你身边的金顺?”
太子的补充,让皇帝大吃一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父皇,金顺还不足以独当一面,也还镇不住内务府的那几位太监。刘总管留任,也是为了能平稳过渡。”
“而且,就算刘总管将来卸了内务府的差事,儿臣也不会让他闲着,帝国这么大,少不了他的差事。”
太子的嘴角,浮现出淡淡的微笑。
“你这家伙倒是聪明!”
这是太子在变着法的安慰皇帝,皇帝的心中十分欣慰。
太子将这视为夸奖,笑得没心没肺。
挥一挥衣袖,皇帝慢慢朝殿门口走去。
太子急忙跟上。
“当年你皇爷爷带朕前往的时候,朕的心中十分好奇,不明白为何要养着这么一批死士,你皇爷爷让朕自己琢磨。”
出大殿后走上一段,皇帝似在自言自语。
太子听得认真,没有出声打断皇帝的回忆。
“朕问你,宫中为何要养着这么一批人?”
就在太子以为皇帝会说出答案的时候,没想到皇帝直接开口询问。
“在儿臣眼中,太监,比许多朝臣勋贵都要可靠。”
略一思索,太子给出了答案。
此时,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另一时空崇祯的悲剧。
“哦?”
皇帝回头看了一眼,有些诧异于太子的认知。
这可是他用了几十年才明白的道理!
“宗室勋贵也好,朝臣也罢,在他们的心中,没什么比家族的利益更加重要。一旦家族的利益与帝国的利益发生冲突,他们的决定往往都会让人失望。”
“当然,那些与国同休的勋贵,也许是个例外。”
“唯有太监,他们的一切与皇室紧密相连,只有他们,才会毫无保留地忠于皇室。”
这是太子反复想过的道理,他的回话十分流利。
杜公公跟在二人后面,早已感动得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