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砸门拜访

随着翻炒的不断进行,厨房里渐渐飘散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气息,并非纯粹的诱人香味,还夹杂着一丝撩人的韵味。

段晓棠轻轻摇着折扇,试图驱散鼻尖的浓郁,“把料汁和牛肉倒进陶瓮中添热水直至浸没肉块,合上盖子,文火慢炖一个时辰,到午食就差不多了。”

段晓棠额外吩咐李家的伙夫一句,“待会牛肉炖好,你把一半的肉连同料汁,放井眼里冷藏一夜,能更加入味。”

伙夫连忙点头应承,“小的记住了。”

他也是头一次见主家的客人,不去厅堂书房校场,反而一头扎进厨房里。

一道费时不费力的下酒菜做好,段晓棠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另一道下饭菜上。

大多数时候,段晓棠对于菌菇类食物总是怀揣着一份特有的警觉。但这份警觉并非适用于所有菌菇品种,总有一些例外,比如香菇、口蘑。

这些昔日里餐桌上的常客,早已被她视作稀松平常之物。哪怕如今都是野生的,也无法撼动固有的认知。

这些都是“家常菜”,哪来的野生菌。

段晓棠同忙着改刀的于广富说道:“今儿做的是我们这段时间吃的,做好后用油封住,也能保存个十天八天。”

“等到拔营前,再做一回,估摸着能够撑到河东。”

不过,到了河东之后,可就再没有了香菇牛肉酱,只有香菇肉酱了。

于广富盯着面前两大盆牛肉丁和香菇丁,面露迟疑之色,“将军,属下觉得能吃三天就不错了。”

乍一看,食材的数量着实不少,但四下里一分,也就尝尝味道的事。

尤其是营中,段晓棠但凡敢在公众场合拿出来,你一筷子我一勺,保管让她只能带个空罐子走。

段晓棠早已接受周围满是大胃王和好吃嘴的滚烫现实,这帮人虽然“口拙”,说不出文采斐然的动听话,但好在行为举止极为“诚实”,勉强能算作是一种正向的反馈。

段晓棠大气地说道:“三天就三天吧!”她也不是喂不起。

将牛肉粒置于冷水中焯水,同时放入姜片和葱结以去除腥味。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牛肉中的血水和杂质不断被煮出,化作一层浮沫漂浮在锅面之上。守候在锅边的伙夫不停地用勺子将浮沫撇去。

待牛肉粒煮透之后,迅速将其捞出并放入温水中,将表面的浮沫彻底清洗干净。

按照段晓棠的吩咐起锅烧油,倒入早就准备好的葱、香菜,用小火慢慢炸制,随后再加入香叶、桂皮、八角、花椒、小茴香等香料。待锅中的葱和大料炸至焦黄色,就可以将废料捞出来,只留下一锅“料油”。

紧接着,依次将牛肉粒、葱姜蒜末以及香菇丁倒入锅中,用小火不停翻炒,再加入早已调好的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