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战区才剩多少部队?再抽兵过去,万一鬼子的华北派遣军出动兵力强行渡过黄河进攻郑县和洛阳,我们该怎么办?”
“那从第6战区抽兵呢?”
“那还守不守重庆了?这儿的兵能轻易调走的么?”
“总不能从第9战区抽兵吧,他们在南昌周边这2个月的作战中损失够大的了。”
“当然不能从第9战区抽兵。”
这么一算下来,能抽兵的部队就实在太少了。
“要不要从苏鲁战区抽点兵力过来?”
“苏鲁战区是敌后游击区,他们抽回来的话,敌后可不就全给了八路了么?”
苏鲁战区跟第5战区严格来说就隔了一条津浦路和一条黄(河)泛区,相距并不远,兵力也有十来万,虽然补给也是堪忧,战斗力甚至还不如第5战区呢。
而且跟第5战区只在大别山地区有较大的新四军根据地不同,苏鲁战区边上就是八路的山东根据地,这些根据地虽然多数还没连成片,中小根据地为主,但是潜力远不是大别山地区的新四军能比的。
如此算下来,虽说国军此时有编制内有近100个军,此外还有大量勤务机构、院校以及兵役机构,以及游击队等,纸面上的总兵力已经奔400万冲过去了。
但参谋厅的参谋也不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自然知道这些编制下兵力缺额有多严重,就拿第5战区来说,除了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别的部队多的补充到编制的7成,少的只有不到5成;但凡第5战区在随枣会战前能把兵力补充到编制额度的8成甚至9成,这次的战役也不至于打的如此艰苦。
然而如今物流老板急吼吼要求在第5战区“再打出一个漂亮仗”,绝不可能等第5战区完成兵力补充后再作战——那可得等上几个月内,如此一来兵力从哪弄?
“既然八路的战车部队机动性如此之强,我们何不仿效此前运送张自忠部之故智,暗中将桐柏山区的兵力调回宜城附近,忽然从鬼子钟祥、京山等地的侧翼进行进攻突破呢?”
“鬼子背后有铁路进行机动,我们光靠八路这些‘枪战车’能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