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万连忙应承下来,没多久就连续派了几路人马下山寻找郎中,但好郎中岂是那么好找的,梁山的人一连三天都没有找到好郎中,而宋江也在这三天里备受煎熬,最后烧得只剩下一口气了。看着宋江一条命只剩了小半条,晁盖心急如焚,不仅派出了宋万、杜迁、朱贵和三阮,连新上山的朱仝和雷横都派了出去,他所做的一切只为救宋江一命。
到了第五天,宋江已经烧得两眼翻白,进气多出气少了,眼看就要一命呜呼了,杜迁终于撞到了大运,一下寻到了两个名医,“寨主,军师,林教头,这两位老先生一个姓阎,名季忠,一个姓董,名汲,都是钱神医的弟子,今日回郓城祭拜他们的师父,恰好被兄弟们碰上了,就都请上山来了。”
钱神医就是钱乙,本是钱塘吴越王的后人,后来移居郓州,祖上几辈人都以医术闻名,到了他这一代更是将祖先的医术发扬光大,成了闻名全国的神医。他尤擅小儿科,早年闯荡东京的时候就经常出入权贵之家,后来进入太医院当了御医,当时神宗的小皇子生了病,众太医都束手无策,只有他以一剂黄土汤彻底治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宋神宗大喜,不仅升了他的官,还赏赐了紫衣金鱼,让他名噪天下,其所著《小儿药证直诀》乃是中医儿科的开山立派之作。
听说是钱神医的弟子回了郓州祭拜师傅,晁盖高兴坏了,连忙起身迎了出去,见到二人就深深地拜了下去,“原来是阎神医和董神医,在下晁盖这厢有礼了,快请坐,请上坐!”
阎季忠和董汲此时都有些懵,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回一次乡,本想祭拜完师父就走,不曾还没到郓州的地界就被贼寇绑上山了。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帮贼寇不仅没有劫他们的财,还让他们坐了上座,“这……不知寨主邀我等上山,有何困扰?”
晁盖连忙做了自我介绍,“在下晁盖,乃是郓城县郊东溪村人士,原是守法良民,无奈被官府相逼过甚只得落草为寇。神医勿忧,您的大名在下从小便知,村中也多有人受你活命之恩,在下是万不敢对你起歹心的。”
听他这么说,阎季忠和董汲二人才放下心来,“既如此,莫不是山寨里有人害了病,需要老朽出手医治?”
晁盖连忙点头,“神医说得没错,在下有个好友叫宋江,字公明,乃是宋家村人氏,原本是县城里的一个押司,因为俺的事受了牵连,被下到狱中受尽了折磨,我等趁官府押送他到府城受刑之际好不容易把他救了出来,不料官军行鱼死网破之计,我那公明兄弟被乱箭所伤,如今性命垂危,还请神医出手相救!”
晁盖说完就单膝下跪一躬到底,吴用见了也连忙跟着下跪行礼,“还请神医出手相救!”
其他头领见了也都跪下了,齐声喊道,“请神医出手相救!”
董汲和阎季忠见这帮人虽然落草为寇了,但却义气深重,对他们也十分有礼貌,当下也不好拒绝,只得答应下来,“如此,且头前带路!”
晁盖大喜,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带着两人到了宋江卧病的房间,董汲查看了宋江的病情,又伸手给他诊了脉,皱眉道,“病人为箭矢所伤,伤及肺腑,若早日施救,当可痊愈如初,但如今……”
晁盖大惊失色,“是不是救不活了?还请神医尽力施救,一应所需在下自当备齐,若能救得我兄弟性命,我定有重谢。”
董汲摇头道,“寨主误会了,老朽的意思是若是早日施救,这人大可痊愈如初,如今才施救虽也能捡回一条命来,但终究会落下病根,以后恐不能行侠仗义矣。”
听说只是不能行侠仗义了,晁盖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无妨,无妨,只要能保住性命就好,神医尽管放心施救便是,若有万一,在下也绝不敢怪罪。”
“若如此,还请烧一锅热水来!”
---------------------
在董汲和阎季忠的精心调治下,宋江的病势终于止住了,又过了两天,他终于苏醒了过来。二人又在山上守了几天,直到他彻底好转了才提出了告辞,晁盖感激不尽,下令山寨置酒答谢,又送了他们一大包金银,才亲自把送下了山。
又经过几天的修养,宋江终于痊愈了,晁盖大喜过望,亲自过来为他道贺,“公明贤弟,看到你终于痊愈,愚兄喜不自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