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提这一封边关急报,让齐国燕京城如何沸腾起来。
作为蜀中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节制蜀中所有野战、地方驻守部队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武陵郡王杜壆,此时正看着被焚烧的村寨,面沉如水。
“郡王,打探清楚了,正是吐蕃思麻部。”来人正是张奎。
历天润力荐,张奎留在了杜老大身边,而郑怀则在近卫军团入职,成为袁朗手下的军侯。
张奎打探的消息自然是更详细的,甚至知道具体是哪些人,但是对杜老大来说,不重要,甚至是不是思麻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吐蕃人下山来打劫来了~
自打齐国建国以来,这种事情真的是遇到的不多。
而且那是吐蕃。
我们熟悉的吐蕃,大概来自两处,一个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还有一个大概就是吐蕃国师鸠摩智了。
真正的吐蕃,确实是现在藏族的祖先,是一个以游牧为主兼事农耕的民族,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一带地方,素以性格剽悍勇敢善战着称。
吐蕃中强雄的男子称之为“赞”,成年的丈夫称之为“普”,所以部落首领称之为“赞普”。赞普之妻称为“末蒙”。
民族性格中,尚武精神特别突出,崇敬战斗英雄和阵亡将士。
某户人家若祖孙几辈均有阵亡记录者,则列为甲等门户,以褒扬其勇武。
若有在战斗中怯懦退缩之徒,则强迫在他的帽子上缀一条狐尾,讥笑他像狐狸一样胆小,以示惩罚,视为懦夫。
杜老大入蜀之后,对吐蕃自然是有关注的,别的不说,这群人勇武是真的有几分的。
只是如今的吐蕃,各部已经是四分五裂各自为政,只是名义上还有个赞普罢了。
“可曾了解清楚首尾?”杜老大问道:“此处有骑兵一都守备,如何便这般轻易的被攻破了?”
一都骑兵,便是百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