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第一场雪(中杯)

“那要多少钱?”霍巴好奇地问道。

“干料1800,青料680,不包运费。”

霍巴看向一向精明的老萝卜:“那岂不是高了很多?”

“不高,质量不一样。”

霍巴顿时反应过来:“那倒也是,海陆丰公司自留地上的大豆,都结了密密麻麻的豆荚,那质量确实非常高。”

“中午有没有空?在附近吃一顿?”

“好呀!我先去看一下上午的收割情况。”

“一起吧!我也去参观一下。”

霍巴看了一眼众人手上的烟,随即提醒道:“参观可以,不过大家先将烟抽完再说,里面不允许带烟和打火机进去,不然会罚款的。”

“这么严格?”壮汉觉得海陆丰公司有点小题大做。

“里面很干,他们担心火灾也正常。”

不一会,众人就将烟吸完,踩灭了烟头。

从基地西门开车过去,他们在西门门口一旁,将身上的烟和打火机打包放储物柜里面,安检员才放他们过去。

皮卡车开了半个小时,才来到距离木兰基地最遥远的一片大豆田。

这些大豆的叶片还郁郁葱葱,不过一旦大降温来临,这些大豆肯定迅速枯黄落叶。

霍巴和收割队的人说了几句话,拿了一箱子可乐给他们。

回来后,他看到老萝卜等人也在皮卡车旁边吃牛肉干,随即打开一瓶可乐,用拿了几个一次性杯子,给每个人倒了一杯。

壮汉笑着问道:“你车上不是有几箱格瓦斯吗?拿来喝几口。”

“别别,这几天当地查酒驾。”霍巴头如拨浪鼓一般摇起来。

“我又不开车,没有关系。”壮汉从车厢内拿了一大瓶格瓦斯,拧开瓶盖后,就吨吨吨喝了三分之一:“嗝…”

“这地方真的好干,在这里呆一会,就口干舌燥,怪不得不让人带火进来,这要是等大豆成熟了,一点火,那扑都扑不灭。”老萝卜一边说,一边喝着可乐。

“没错。”啃着牛肉干的壮汉深有同感,他之前还以为海陆丰公司小题大做,没有想到里面真的好干燥。

霍巴背靠在皮卡车上,拿着一杯可乐:“老萝卜,你们说这个仙豆大豆可以在咱们那边种植吗?”

“我也不清楚,不过应该可以吧!”老萝卜挠了挠被静电搞得发痒的头皮。

一个消息比较灵通的年轻人,赶紧说道:“确实可以,我看过海陆丰公司在网上的种植指南,咱们那边一样可以种,不过一年只能收一季大豆,或者两到三茬豆秸秆。”

老萝卜摸了摸下巴的胡子:“这也不错了,亩产差不多有2.3吨鲜料,两茬就是4.6吨,三茬估计比较难,比较咱们那边的无霜期才100∽130天。”

“你们想种这个大豆?”霍巴询问道。

“有这个想法。”

“不过现在咱们那边还没有人种过,还是等一段时间吧!先看看情况。”

老萝卜没有说种不种,而是问了另一个问题:“今年草料和精料的价格都下降了很多,你们海拉尔那边的成本如何?”

“还可以,肉牛勉强够本,肉羊和羊羔的利润还可以,估计比往年多一两成,你们呢?”

“差不多。”

“今年比前两年好过多了。”

“前两年的牛肉价格太低,养殖成本又非常高,很多人都不想养了。”

霍巴突然想起一件事:“老萝卜,你们有没有羊羔要出?”

“羊羔?老杜家有一批呼羊的羊羔,大概200个左右,你要?”

“不是我要,是一个朋友要的,他想扩大养殖规模。”霍巴给老萝卜又倒了一杯可乐。

“我回去后,给你联系一下。”

“帮我联系多几家,我朋友要养两三千只,最好有种公羊。”

“没问题。”

这一大片大豆田上,三五成群的养殖户看着收割队收割,或心情轻松地聊着天,或饥肠辘辘地吃着东西,还有拿着电话大声讲话的人。

对于这些养殖户而言,今年冬季其实是一个相对轻松的年份。

一方面是牛羊肉价格虽然下跌了,但是他们的养殖成本也被拉下来了。

其中肉牛因为饲养周期比较长,因此只能勉强保本。

但是饲养周期比较短的肉羊,利润却增加了不少,比起国外牛羊肉没有大规模输入之前的利润还多了不少。

只要利润可以保证,对于养殖户而言,他们就不会太担忧。

甚至不少养殖户的信心飙升,已经打算扩大养殖规模。

这就是获得大豆市场主导权的好处之一,很多经常关注市场动态的养殖户,都预感到国内养殖成本下降后,无论是养殖行业,还是肉类消费市场,都将迎来一次不小的爆发。

现在就是入场的好时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