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资金问题

安阳府的水利治理工作在叶明的领导下全面展开,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也逐渐浮现。

首先就是资金短缺,水利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河道疏浚到水闸修复,每一项工程都耗资不菲。然而,安阳府的府库在年初已经为春耕新技术的推广和边关的粮食支援投入了大量资金,如今面对水利治理的巨额开销,显得捉襟见肘。

寅时刚过,钱谷师爷就捧着账册闯进了签押房。烛光下,他那张圆脸皱成了苦瓜:";大人,府库现存银不足两千两,连石料钱都不够!";

叶明接过账册,手指在";河工开支";项下重重一划——光是青铜闸门就要八百两,更别说糯米灰浆、工匠工钱。窗外传来晨鸟啼鸣,衬得屋内更显寂静。

";先把我的俸银支取三个月。";叶明突然摘下腰间玉佩,";这个押给城南当铺,至少值二百两。";

钱谷师爷急得直搓手:";杯水车薪啊大人!";

晨议时,众官员面面相觑。工房主事刘石头突然拍案:";下官有个主意!安阳河清出的淤泥肥得很,晒干了能卖钱!";

";妙!";叶明眼前一亮,";在河滩设个晒泥场,分上中下三等。上等泥掺了草灰卖去种花,中等泥直接卖给农户,最次的用来烧砖。";

郑大年紧接着献策:";各乡富户想要优先用水权,不妨让他们捐资换水筹。";

他掏出个木牌,上面刻着";甲等水权";四字,";捐百两银给红筹,可先用水三日。";

正议论间,衙役来报说周家派人求见。

周管家捧着个锦盒,满脸堆笑:";我家老爷愿捐五百两助修水利...";叶明掀开盒盖,里面竟是半盒碎银子,最多不过二百两。

";替本官谢过周老爷。";叶明冷笑一声,突然话锋一转,";听闻周家在城南有座石灰窑?";

周管家一愣:";是...是有个小窑...";

";官府按市价收购石灰,周老爷这';义举';本官会刻在功德碑上。";

叶明把";功德碑";三字咬得极重。周管家额头冒汗,只得诺诺应下。

午时,叶明亲自到河滩督工。民工们正用新制的";滤泥耙";分离淤泥——长柄耙头带孔,一耙下去,粗砂留在耙上,细泥漏到下方草席晾晒。岸边已经堆起十几座小山似的泥堆,几个商贩正在竞价。

";大人英明!";老窑工捧着刚晒干的泥块,";这河泥黏性足,烧出的砖瓦特别结实。";

他指着远处新建的砖窑,窑顶青烟袅袅,";一窑能出三千砖,卖价十五两。";

叶明又来到新设的";水权筹";发放处。

钱谷师爷正给李记绸缎庄的掌柜发红筹:";您这二百两捐得值,今后每逢单日辰时,您家渠口先开两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