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想出路

花若盛开 故人心上 1101 字 16天前

其实,在花蕾的想象中,前世的竹子雕刻,竹根雕,孩子玩的竹蜻蜓,竹节人,都能卖出好价钱。

不过,在大盛朝,尤其是在漠北,很多百姓连基本的吃饱穿暖都还没做到的前提下,这些竹子根雕,或者竹子做的小玩意,基本上是是很难有大市场的。

就算自己运出去,肯定也没有竹席竹筐这些售卖量大。最主要的就是,这样竹制小玩意,很多人都会做,据花蕾所知,赵大叔就很会做。

至于竹子雕刻,竹子根雕,受众群体也是比较有限的,毕竟,有钱有闲,还要有品位有眼光懂得欣赏这个的人,目前来说,还真的不多。

考虑了一下后,花蕾又定制了一批竹席,不过这个不急,只要求在明年四月底前给她一批就可以,她到时先送回一批去上京城试试水,如果有多余的,再送西疆去试试。

而且,花蕾也想好了,如果到时自己能力不足的话,就拉梁相宜和周子仁的舅舅合作。

他们的路子并不比自己少,到时,两个村出产的竹制衍生品用具,有几个船队商队往各个地方带的话,应该是有销路的。

原本还在羡慕嫉妒眼红的两个村长,拿着花蕾的定金,和几个订单,欢欢喜喜的回去了。

当务之急,是去挑选合适的毛竹,给花大人送过来。接着,是发动几个手艺好的篾匠,先制作一些竹箩筐,竹畚箕的样品出来,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争取拿下工部的订单。

等有了冬笋后,再送花大人的百味楼,这又是一笔收入。到时自家还可以按照花大人给的方法,制作酸笋和笋干。

花大人说过了,只要质量好没问题,什么都收,真是太好了。对了,要关照村里的人,做酸笋笋干还没经验时,先售卖新鲜冬笋吧。

卖了毛竹,卖冬笋,卖了冬笋,卖毛笋。卖了毛笋,再制作竹席,花大人也收。这样一圈算下来,每旬都能收到现银啊!太好了,花大人真的是一个又聪慧又仁善的大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