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是散骑常侍高乾,与弟敖曹避难奔齐,受葛荣官爵,聚民为乱。魏主招令反正,授乾为给事黄门侍郎,敖曹为通直散骑侍郎。
葛荣奏请黜高乾兄弟,谓叛人不宜再用,乃听解职还乡。
敖曹复行抄掠,由葛荣诱拘晋阳,葛荣入都时,恐他生变,独令随行,禁居驼牛署。到了葛荣已经被诛死之后,魏主元子攸释令高乾入侍,授官职为直合将军。高乾亦自冀州来到洛都,魏主元子攸命他为河北大使,使与敖曹偕归,招集乡曲,作为外援。
高乾兄弟临行时,魏主元子攸亲自送他出城,举酒指河道:“卿兄弟本冀部豪杰,能令士卒致死;倘京都有变,可为朕至河上,耀众扬尘。”
高乾垂涕受谕,敖曹拔剑起舞,誓以必死,待魏主元子攸回城,始相偕引去。
尔朱世隆遣派族人尔朱拂律归,率领胡骑千人,白衣至郭下,搜索太原王尸体。
魏主元子攸自登大夏门眺望,且令从臣牛法尚俯语道:“太原王立功不终,阴图叛逆,王法无亲,已正刑书。罪止荣身,余皆不问。”
拂律归应声道:“臣等随太原王入朝,忽致冤酷,今不忍空归,愿得太原王尸,生死无恨!”言已大哭,群胡相率举哀,声震京邑。
魏主元子攸亦感觉怅然,便遣朱瑞赍着铁券,前往赐尔朱世隆。
尔朱世隆道:“太原王尚不得生,两行铁字,何足为凭!”说着,举券投地。
朱瑞拾券还报,魏主元子攸乃招募敢死士讨伐尔朱世隆。三日就得万人,出发防御拂律归,究竟这些士兵乃是新募,未习战阵,屡战不克。
这个时候,北魏王宫里有皇子诞生,魏主元子攸于是下诏大赦。庆贺既毕,复议讨伐叛军,群臣皆面面相觑,不发一言。只能放火,不能收火,此等人有何用处?
独散骑常侍李苗挺身道:“小贼敢横逆如此!臣虽不武,愿率一旅出战,为陛下径毁河桥!”
魏主元子攸闻言大喜,即假平西将军职衔,率领数百人出城,由马渚上流,乘船夜下,纵火焚河桥。
尔朱兵顿时大乱,从南岸争桥北渡,俄而桥绝,溺毙甚众。李苗还泊小渚,守待南援,哪知官兵一个不至,敌兵却陆续趋击。李苗拼死力战,终因寡不敌众,部下尽歼,李苗亦投水自尽。
魏主元子攸闻得此报,很是感到痛惜,追封李苗为河阳侯,予谥忠烈。何不预发援兵?尔朱世隆经此一吓,却召回拂律归,向北遁去。
魏主元子攸诏行台都督源子恭出西道,杨吴出东道,各率领士兵万人,追讨尔朱世隆。源子恭来到了太行丹谷,筑垒设防,控遏晋阳。
当时尔朱兆为汾州刺史,已经发兵来到晋阳城,拟即南向犯阙。
适值尔朱世隆北返,两下会谈,议先奉太原太守行并州事长广王元晔为主,然后进攻洛阳。元晔系前中山王元英从子,轻躁有力,既得尔朱氏推戴,便欣然称帝,改元建明。命尔朱世隆为尚书令,尔朱兆为大将军,皆封王爵,尔朱世隆从兄卫将军尔朱度律为太尉,天柱长史彦伯为侍中,徐州刺史仲远为车骑大将军,兼尚书左仆射,领徐州大行台。仲远遂起兵遥应,约定共同进入洛阳。
骠骑大将军尔朱天光,正与贺拔岳、侯莫陈悦,西循关陇,闻荣死耗,亦下陇南行,拟向洛阳。魏主元子攸使朱瑞前往抚慰,进升尔朱天光为侍中,仪同三司,兼领雍州刺史。
尔朱天光与贺拔岳谋划,欲令魏主元子攸外奔,更立宗室。于是使朱瑞归报云:“臣无异心,但欲仰奉天颜,再申宗门罪状。”
又令僚属佯为奏闻,谓尔朱天光暗蓄异图,愿思胜算以防微意。狡哉天光。魏主元子攸两得奏报,不免怀疑,只好加封尔朱天光为广宗王,曲示羁縻。
那长广王元晔,亦封尔朱天光为陇西王。尔朱天光隐持两端,观望成败。
尔朱兆引众士兵向洛阳,先召晋州刺史高欢,愿与偕行。
尔朱兆素来骁勇善战,独尔朱荣未死之时,谓尔朱兆非欢匹,终当为彼穿鼻。至是高欢接尔朱兆之书信,慨然叹道:“兆狂愚如是,敢为悖逆,我不能长事尔朱了!”遂托言山蜀未平,不肯应召。
尔朱兆自督众南行,来到了丹谷,与源子恭相持。尔朱仲远亦自徐州北向,陷西兖州,擒去刺史王衍。
魏主元子攸亟命城阳王元徽,兼大司马,录尚书事,总统内外,使车骑将军郑先护为大都督,与右卫将军贺拔胜共同讨伐尔朱仲远。郑先护怀疑贺拔胜曾经依附尔朱氏,挥置营外,贺拔胜已经心怀怨恨失望。及行次滑台东境,与尔朱仲远相遇,交锋数次,先护并不出援,竟然导致败却。
贺拔胜挟恨益深,遂潜奔靠尔朱仲远,返攻先护。郑先护狼狈奔走,后且投顺梁朝。南路失败,北路亦溃,源子恭部将崔伯凤阵亡,史仵龙开壁降兆。子恭慌忙奔回,还算幸全性命,洛阳大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城阳王元徽,毫无韬略,但惜财吝赏,失将士心。魏主与他商议,一味敷衍,谓小贼无虑不平。魏主元子攸亦以大河深广,尔朱兆等人未能即来,谁知永安三年十一月间,河水浅涸,暴风扬尘,尔朱兆竟然轻骑南来,渡河入都,守城将士,仓猝四溃,及兆纵骑叩宫,宿卫方才惊觉,立即骇散。
北魏主元子攸仓皇出走,步行至云龙门外,适遇城阳王元徽,跨马急奔,连呼数声,并不见应。及元徽已去远,却来了胡骑数十名,顺手把魏主元子攸牵住,前往报告给尔朱兆去了。有诗叹道:
叛臣入阙始惊奔,失势何人认至尊?
天子穷途犹若此,才知处士贵争存。
未知魏主性命如何,容待下回再详。
平葛荣,灭元颢,诛万俟丑奴,擒萧宝夤,尔朱荣之功,不可谓不高。功高者本易震主,况如尔朱荣之有心篡逆,遥制朝政,而能不遭主忌耶!
魏主元子攸,定谋阙下,伏甲除奸,梁冀死而钟簴不惊,董卓诛而宫廷无恙,不可谓非一时快事。
惜平所用非人,满廷阘茸,城阳王元徽,贪佞无能,而任为统帅;源子恭、郑先护辈,皆等诸自郐以下,不足讥焉。忠愤如李苗,挺身出战,冒险焚桥,乃不为后援,任其战死,虽欲不亡,宁可得乎?逆兆入宫,始得闻知,狼狈出走,立遭牵絷,识者有以知元子攸之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