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关山月》

曾安民缓缓起身。

他迎着众朝臣的目光。

脸上带着平静之色,声音之中透着一抹凝重:

“禀陛下。”

“依臣之见,南王此言,太过言重。”

“微臣此功不过尔尔。”

“若无陛下信任,无长公主殿下的信任,无秦大儒的牺牲。”

“此战绝无能胜之机。”

“微臣之功不过是投机者尔。”

“而且,诸公且想。”

“我不过是初上战场,乳臭未干。”

“换做诸公任何人处在当时卫国公的位置上。”

“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出的谋划,你们会敢用吗?”

说到这里,曾安民朝着田继投去感激之色,声音也高高扬起:

“肯定是不敢!”

“但,卫国公就敢!”

“长公主就敢!”

“如此果断之雄魄,哪一个不比微臣这点萤火之光强?!”

这话一出。

瞬间将整个朝堂的气氛拉满。

卫国公田继更是将目光死死的盯在曾安民身上。

他的嘴唇都在哆嗦。

长公主只是似笑非笑的看向曾安民。

当初她愿信任曾安民,其中最重要的岂是像他说的那般果断?

只是看到了曾安民儒武双修那极大的秘密,又恰因曾安民救了她的姓命。

不过她也不打算拆穿。

只是轻笑着端起桌上的酒,抿了一口。

……

朝堂随着曾安民这振聋发聩的声音安静了一下。

“好!!!”

角落里的白子青猛的鼓掌!

太子殿下也是眼前一亮,伸手叫好:

“说的好!”

“哗~”

便是鼓掌之声。

“好个伶牙利嘴的小子。”

建宏帝听到曾安民这话,脸上笑容浓郁,他禁不住笑骂了一声。

曾安民说此言的用意他自然能猜得出来。

无非就是怕被南王捧杀。

无非就是怕与田继被南王离间。

“朕乃国君,这点容人之能,还是有的!”

他笑了一声,随后将目光放在南王身上。

南王此时双手已经攥紧。

很显然,他的离间之语被曾安民敏锐的察觉,并以此言还击。

“带下去吧,朕今日与诸君共宴!”

建宏帝对南王失了兴致。

他意兴阑珊的挥了挥手。

“是。”

白子青没有丝毫废话,直接跃上大殿之间,带着几个皇城司的提子,将南王给带出了大殿。

……

随着南王出殿。

田继也被吩咐至了曾安民与长公主身边的位置。

此时,由左至右分别是长公主,田继,曾安民,伍前锋。

以及随着田继而来的几名将士。

这一排,皆是此次南征的有功之士。

如今只剩下了饮酒做乐。

诸朝臣也都是笑呵呵的互相敬酒。

宴会之上,一片其乐融融。

更要宫女舞姬前来助乐。

曾安民看得那叫一个惊艳。

“不愧是皇家舞团,厉害。”

曾安民喝着小酒,脸上皆是赞赏之色。

“小子。”

田继的声音响起,他淡淡的朝着曾安民看了过来:

“方才那一袭话,说得不错。”

曾安民听到此言,憨笑一声举起酒杯道;

“国公爷不用夸我,句句出自肺腑,绝无有虚。”

“说起来,我能封上县子之爵,还是多愧了国公爷您与长公主殿下的信任,不说了,都在酒里,我干了!”

说完,直接一饮而尽。

……

突然一道声音打断了欢乐的气氛。

“陛下,如今南方已定,江国的广南郡也被我大圣朝改为了玉门郡。”

“只是,白登山之中的狴锋谷还未更改。今日诸公皆在,不若共同提名如何?”

当朝太傅杨奇来到趁着今日热闹喜庆的气氛,来到了建宏帝的身边建议。

果然,在听到这个建议之后。

建宏帝的眸子骤得一亮,他若有所思的点头。

随后目光灼灼的朝着众人看去:

“众爱卿,如今如此喜宴,白登山脉狴锋谷也被我大军占领,可有什么好名字?”

建宏帝在龙椅之上,脸上带着笑意,他轻轻举着手中的金樽,饶有兴趣的看向众人。

这话一出。

所有人都是一震。

能为狴锋谷改名?

这不是能名留青史的机会吗?!

一时间,所有人都开始绞尽脑汁,频频朝着众人述说着自己的建议。

只是一时间,名字实在难想。

“陛下,依臣之见,此战乃是我人族对抗妖族第一次在山道中大胜,不若就更名为初胜谷如何??”

“去你的,初胜?岂不与畜生二次相通?什么破名字?!也好意思说出来丢人现眼?”

“陛下,臣觉得能有此大胜,乃是我朝国运齐天,太祖保佑,叫佑胜谷贴切些!”

“不妥不妥,依本官之见,就叫击妖谷好些!”

“什么鸡腰谷?你也会起名?!”

“…………”

一时间,大殿之上纷吵不断。

也有不错的名字。

但却没有一个能称心如意的。

争执了半晌之后。

建宏帝意兴阑珊的摆手:

“算了,起不到称心如意的名字,还不如听些诗词。”

“谁能做出一首关于本次南征的诗词?”

“作得好,朕有赏!”

这话一出。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诗词?

算了算了。

只有群座下的四皇子眼神轻轻一亮。

他下意识的与自己身边那位叫许年的学子看去。

那许年面色有些涨红。

忍不住摩拳擦掌。

很显然,这种能在朝堂诸公面前露脸的时机,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人生之中的一个大机会。

而太子也下意识的朝着这边看了过来。

当他的小胖脸注意到四皇子脸上的笑容之后。

小胖手忍不住攥在一起。

又是诗词!

他心中再无任何侥幸。

很明显。

今日的风头,肯定是是四皇子出了。

但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京中最擅诗词的学子,都已经提前被四皇子给料到,并且收入麾下。

导致他反应慢了一步。

“父皇,儿臣近日得一才子,或有好诗,献给诸为大人。”

四皇子笑呵呵的对着龙椅上的建宏帝行了一礼。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