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无穷,元始无量;盘古不朽,元始永恒。”
“既然【盘古真人】能证,【元始天王】为何不能证?!”
“玉鼎道兄大才啊!”云中子目光灼灼地看向玉鼎真人。
“只要师尊能证【盘古】,那么咱们若是证了【元始】,就是证了【盘古】。”
玉鼎真人微微一笑:“而且,相比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盘古,看得见摸得着的元始更让人亲切。”
“盘古的道,高渺难觅;师尊的道,有迹可寻。”
“咱们摸着师尊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等师尊成为了盘古,那元始的位置就是咱们的了。”
云中子闻言,点点头:“有道理。”
“师尊证盘古,咱们证元始。”
“师尊退位了,咱们就上位。”
“没错。”玉鼎真人淡笑道:
“元始轮流做,明朝到我家!”
“咱们阐教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阐述师尊的思想、师尊的大道。”
“但是我们阐述完了师尊的思想和大道之后,最后要做什么呢?”
玉鼎真人对云中子说:“我以为,阐述大道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大道,当我们理解了师尊之后,最终就是要成为师尊,证道【元始】。”
“这才是我阐教门人的通天大道!”
“玉鼎道兄此言大善。”
云中子笑着说道:“有言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此话不假。但是对于先天神灵的证道之路来说,学与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样的。”
“一通而无数通,一证而无数证。”
“洪荒真界,永恒无上,可不存在先行者阻塞后来者的这种说法。”
“诸神同行一道,这条道只会越来越宽;诸神同证一道,大家只会越走越远。”
“若是将来咱们阐教门徒皆证道【元始】,那【元始大道】就会成为无上之道!”
“然也!”玉鼎真人哈哈大笑。
“到了那时,我等未尝不可喊一声:道出元始!”
“什么‘道出元始’?”玄卿的声音忽然响起。
对洪荒真界完成摸底考核之后,玄卿从时空长河中回归,回到了泰煞天宫。
祂的手中握着一把神斧,此斧长约三尺三寸,通体为白玉之状,斧身有三千大道法则交织其上,斧柄刻有八十一道符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