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十大合同战术制强敌!

再通过集中炮兵、航空兵等火力,对敌方的指挥所、通信枢纽、火力点、兵力集结地等重要目标,进行突然的精准打击,拔掉敌人的关键战略点。

战斗期间打完就跑,跑完再打,随时保持高度机动。

确保炮兵和航空兵的安全!

以瘫痪敌方的指挥系统,削弱敌方的战斗力,切断敌方的后勤补给为目的,为己方部队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陈军教的这三个基础进攻合同战术,囊括了危险、安全与常规。

几乎可以涵盖大部分的作战场景,在战争需要的时候,运用对应的战术,对敌人进行最佳的打击。

再配合“雷霆风暴”底牌战术,用来应对验收的进攻作战绰绰有余。

有进攻的战术。

自然也有防御的战术。

毕竟若是以第二套进攻战术,深入到敌后方孤军奋战,敌人肯定会派兵围剿,有保密手段才能活下来。

防御战术同样只教了三个,三个学精远胜贪多嚼不烂。

第一个是阵地防御战术。

也就是依托有利地形,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设置障碍物,组织火力配系,以顽强的抗击来阻止敌人的进攻。

将兵力和火力进行合理配置,形成多道防线,以步兵、装甲兵坚守阵地,以炮兵、防空兵等提供火力支援,特战排游离在外随时侦察骚扰进攻敌军。

总体防御和传统作战没多大区别,就是兵种更多防御能够更加层次化,让敌军进攻起来更加困难。

第二个是机动防御战术。

通过积极且快速的的机动,来挫败拖垮敌人的进攻。

并且大部队在正面拖着敌人的同时,还要分出部分兵力脱离大部队,游走在外实施机动作战。

对追击进攻之敌的翼侧或后方实施反击,打乱敌人的进攻部署,迫使敌人改变进攻方向或停止进攻。

精要起来就一句话:

边跑边打,边打边跑,保持骚扰,牵制敌军。

第三个是要点防御战术。

重点就扼守具有重要战略、战役价值的要点和目标,如交通枢纽、制高点、桥梁、渡口等,以阻止敌人的进攻和推进,为我方大部队拖延时间。

战略要点不局限于我方和自然点,还包括了敌人的战略要点。

类似于围点打援。

让敌人畏手畏脚不敢贸然进攻,只要能够起到拖延时间的作用,就达到了这个要点防御战术的目的。

三个基础防御战术侧重点各有不同,可以应对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战况。

剩下的第三大类——特种战术,它并不是具体的防御或者进攻战术,而是可以根据情况随时应变转换。

常规情况下也用不到,只在特殊的情况下才需要用到。

一如前面两个大类,同样只教三招。

第一个是城市作战战术。

在遮挡物较多的城市环境中,通过各兵种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建筑物、街道等地形地物。

采取搜索、清剿、夺控要点等班组战术手段,与敌人进行逐街、逐楼的战斗。

步兵可以与装甲兵、工兵等协同作战,以火力支援、爆破作业等方式清除敌人的据点和障碍。

说白了。

就是升级版的“巷战技术”!

第二个是山地作战战术。

针对地形复杂、道路崎岖、观察和机动受限,车辆不易通行的山地,特意研发出来的合同战术。

车辆受限就干脆放弃车辆,直接利用山地的制高点和隘口组织防御或进攻。

将合成营化整为零,以小群多路的方式实施穿插迂回,以炮兵对山谷,隘路等关键地段进行火力控制。

第三个是登陆与抗登陆战术。

遇到湖、河、江、海登陆作战时,要组织强大的火力的压制,掩护登陆部队完成抢滩登陆。

登陆部队必须快速建立滩头阵地,掩护后续部队汇合,一起向敌纵深发展进攻。

抗登陆作战则正好相反,要在海岸及浅近纵深组织防御。

以火力打击、水雷障碍、炮兵、工兵和装甲兵组成多道循环防御等手段,阻止敌方登陆舰艇靠近。

再以反冲击和反击等战术,消灭敌方的登陆部队。

特种战术正常情况下用不上,只能于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环境,用来作为备用之术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