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条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也是一条充满荣耀与辉煌的道路,他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冲动,那是对权力的渴望,那是对荣耀的追求。
所以这封信送到刘郃手上之后,的确狠狠地击中了刘郃的心扉,使他强烈动摇起来。
于是,他也开始分析自己这边的利弊。
最初,得知宦官全灭的消息之后,刘郃是有过一丝丝幸福的感觉的,但也只是一丝丝,且只是一瞬间,过后,他立刻反应过来,他高兴的有点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能算是宦官集团的一份子,作为宦官的女婿,他能够在兄长遭难之后活到现在,全靠程璜庇护,要说没有感情,显然不至于。
但要说他对某些宦官没有恨意,显然也不至于,毕竟他的兄长是被王甫等人给害死的,他一直没忘记这个仇怨,时时刻刻想着报复。
不过真要对比起来,他也算是宦官专政体制下的受益者,他憎恨的只是个别宦官,不是宦官这个整体,把宦官专政的体制推翻掉,对于他来说没什么好处,反而风险多多。
后宦官时代,袁氏必然成为掌握权势的一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全天下都要在袁氏威势之下度日,而他与袁氏家族之间并非陌路。
相反,他和袁氏的关系,那是小男孩到东瀛——都是熟人。
可正是因为这个熟人关系,刘郃才清楚袁氏家族最大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
这个家族能在波谲云诡的时代走上巅峰,本身就意味着他们的权谋多变。
今天能对宦官笑脸相迎称兄道弟,明天就能把他们全都送上天,这种翻脸不认人的游戏,袁家玩得贼6。
往日的熟人关系在这个时候能不能派得上用场不晓得,甚至会不会闹出反作用都不好说,嘴上答应善待自己,转过身搞不好就被一刀捅屁股上了。
在这种事情上,袁家人实在是信不过。
袁氏全灭了宦官,那天下宦官亲眷和与宦官关系亲近的人必然遭到整顿,士人必然对宦官党羽进行血腥报复,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作为宦官女婿,就算有兄长和宗室身份作护身符,大概能不死,但是正如孙樽所说,他的政治前途也就没了,搞不好还要沦为庶人,靠着宗室身份混一笔朝廷财政支出,简单度日罢了。
这对于一个已经体会过权力滋味的人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归宿。
当然,仅仅是这样的言辞,还远远不足以撼动刘郃那颗沉稳如磐石的心,他并非是一个轻易被人左右之人。
真正说动刘郃的,其实是后续那些深入骨髓、触动灵魂的内容。
汉桓帝刘志,乃是河间王刘开的后裔,他曾在那九五之尊的宝座上,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
而废帝刘宏,同样也是刘开的血脉,虽然命运多舛,但也曾一度掌控过那至高无上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