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老既然如此求情,朕也不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念着宁荣二公, 到底是为朝廷当初抛头颅洒热血过,就算是他们的子孙后代 ,有一些不孝纨绔子弟作威作福,朕念着当年功绩, 怎么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惜这些公卿贵胄到底是锦衣华食,富国日子过得太舒服,竟然得寸进尺, 不知好歹, 连那禁忌之事也敢窥探,就是朕念着他们祖上的好, 不然现在绝对已经是抄家灭族下场。
岂会有先罚没一些他们钱财,抓拿一些涉事已深之人,在不久将来酌情流放一批人, 现在还在府里面兢兢战战担忧模样 。
到底法外不外乎人情 ,而我朝刑法又有赎罪之事,朕念着他们祖上对朝廷也有过一些功绩, 加上陈长老一片拳拳之心,就改抄家灭族流放之罪降几等。
其中细节想来陈长老 ,应该有所表示收尾, 毕竟有些事情, 但凡开了那口子, 朕也有些为难不是?
对了, 朕这里还缺个统领之人, 若是陈长老能够携印上任最好, 那些什么流不流放降减刑都好说。 ”
陈子文自从上了夜枭监天司的贼船,已经有些后悔不已, 虽然说披了那身皮, 确确实实有一点好处,可 作为玄修之人, 又有挖土空间傍身,岂能郁郁能久居人下 ?
现在又听到这种忽悠,画大饼,陈子文自认翅膀硬了许多,怎能上当受骗 ?
毕竟不是初出茅庐毛头小子 ,没过什么大世面,稍微许一点点好处, 就屁颠颠上前效力,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怎么说也得把那格局打开 不是 ?
是以陈子文非常委婉拒绝了御案后, 炯炯有神看着他的皇帝请求,而选择了加钱摆平这件事。
为了将事情做得顺顺利利, 陈子文还多加了些钱 ,和奇珍,跟皇帝商榷能不能让宁荣二府里面的那些人和贾贾族人,到神京城郊外附近,好好做一做农活, 体验一番: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接接地气。
皇帝陛下到底是个讲究人, 虽然没能够三言两语忽悠到陈子文 ,在麾下效力, 可到底是看在加钱的份上, 欣然同意了 这一看起来非常不错方案。
至于这其中的后果非议。
皇帝一点也不在乎 ,毕竟从流放坐牢之类的重罪,降到仅仅是下地干活改造一番, 依然是皇恩浩荡。
哪里还有人敢在背后乱蛐蛐。
至于说陈子文为何如此脑洞大开, 竟然让那些锦衣华服,身子娇贵,王侯公卿,大人小孩,公子小姐,子子孙孙去荒郊野外体验一把开荒野趣呢?
里面自然是有一些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