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张老二不怎么搭话,就明白自己这一套在张家不适用,后面说话就通俗直白许多。
态度又殷勤,让张老二和徐氏很满意。
席面上的酒度数不高,几人就算放开了喝,最多也只是微醺,徐氏便没管。
一顿饭吃的众人都很开心。
饭后,张平安甚至觉得这个五姐夫比起五姐来,对家里人还要热络得多。
徐氏让胡婆子给几人上了茶,解解腻,消消食。
又把方子期带来的柿饼摆了一盘,这柿饼和老家的不太一样,吃起来软糯香甜,肉多霜厚,入口即化,口感很不错。
“真不知道为啥差这么多,以前我们老家的柿饼吃起来比较硬,也干巴,我还以为柿饼就是这样的”,徐氏笑道。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各方水土不一样罢了,而且这个品种是我家老太爷专门请人移栽的,是以吃起来不太一样”,方子期解释道。
“噢噢,你家老太爷还挺爱吃的”,徐氏应道。
其实她没听懂女婿说的那啥橘啊枳的,不过大概意思她明白。
“岳父岳母,小弟,我家中还有片果园在郊外半山,果子长得甚好,柿子成熟的比一般的要晚,下次我让下人送些过来给你们尝尝鲜。”
“那甚好,柿柿如意嘛”,张老二笑呵呵道。
五丫在旁边一直没怎么说话。
两口子又坐了会儿便起身告辞。
徐氏赶紧将准备好的回礼拿出来,让吕老头放到五丫他们的车上。
其中有一部分还是从钱家带回来回礼,拿来给五丫他们算很好了。
徐氏虽然心痛,但知道儿子说的在理,也没小气吧啦抠着不给。
一家人将他们送到门外,看着骡车远去。
徐氏等车子走远了才拉下脸生气道:“孩子他爹,你看看五丫头那个样子,真是来气,白养她一场了!还给她贴了那么多东西,怪不得人家老话说闺女是赔钱货呢!”
“行了,都嫁出去了,以后也就是过年过节能来往走动下罢了,计较什么”,张老二倒是看的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