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索平的嘴角抽了抽,提醒道:“这邸报中的典故,您能看明白吗?”
朱权摇着头,傲然说道:“虽然朕看不明白,但是朕往那里一站,又有谁敢反驳朕呢?那效果想必和方孝孺差不了多少!”
索平低下了头,不忍反驳。
感情您想以势压人啊!
大明的士子都是疯的,若是观点不一致,或许真敢当场开喷啊!
可人家方孝孺不一般,能各种引经据典,将各类儒生骂的体无完肤,他们还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小主,
这才是高明的喷法!
“听说,苏州官府最近又出了几期邸报,你全部给朕找来,朕要好好学学,如何能一针见血的骂人!”
看到满脸笑容,沉迷邸报而不能自拔的朱权,索平劝道:“殿下,都是儒家的,难道就任由他们争吵吗?”
“当然要争吵了!”
“理越辩越明,这儒学经典啊,本来就不是虚无缥缈的学问,而是要为百姓解惑的。最后能诞生几门新的学术,那就更好了!”
“可惜啊,朕的学问太高深了,和他们存在代差,无法发表自己的言论……”
索平叹了口气,自家这位皇帝,可以说是不学无术的代表,连儒学中的各种典故都看不懂,又如何能与别人辩论呢?
“朕整日窝在这个粮铺,又有什么作为呢?若是再没有事情,朕就打算回京城了,苏州推行新政一事,差不多也该了结了。”
父皇出手,压制了朝廷官员。
方孝孺辩论,压制了江浙士子。
只凭那些士绅地主,俨然已经掀不起什么浪花了。
朱权觉得,或许到了回京的时间。就在这时,刘掌柜急忙跑进米铺,高声道:“小老弟,好事啊,终于有好事了!”
朱权放下手中邸报,忍不住问道:“什么好事?”
“米价涨了,大涨啊!”
朱权一愣,忍不住问道:“米价不是一直在跌吗?怎么会突然涨了呢?”
自从朱元璋爆杀官员的消息传到苏州,对于士绅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
在这般情况下,士绅们自觉无力回天,生怕被朝廷抄家流放,于是开始纷纷抛售粮食,粮价一路下跌,渐渐在苏州城引起了恐慌。
朱权为了防止粮价暴跌,在这些天内,他一直买粮,希望能将粮价给稳定住。
谷贱伤农。
这样的情况,就像是苏州城发生了小型的经济危机。士绅们心里恐慌,引起了连锁反应,抛售粮食,出卖田地,纺织厂停工。
而因为粮食价格暴跌,百姓们手中的粮食卖不了太高的价钱,没有银子购买其他商品。
夜晚,孙府。
烛火摇曳,气氛阴森。
苏州的几大士绅家族家主围坐在一起,脸上满是阴鸷和不甘。
孙老爷子面色阴沉,缓缓开口道:“看来朝廷下定了决心,要将新政推行到底了。不愧是泥腿子出身的朱家,做事毫无章法、胡作非为!”
“还有这个巡抚方孝孺,简直是断我们的生路!”
陆老爷看了一眼众人,表情犹豫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既然如此,不如我等就从了吧。反正家财尚有万贯,足够我等富贵一生了,不,三生了。”
“三生?那你孙子的孙子怎么办?我等士绅,本来就要与国同休。不,就算是国家灭亡了,我士绅尚能存活。想我孙家在汉末时何等显赫,曾霸占江东之地。”
“传承至今,已有二十余世。”
张公子咬着牙骂道:“我家的田产被清查后,今后每年要缴纳三万两白银。还有各地的商铺,也被查封了一大半,这新政简直就是要咱们的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