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传言称,红龙协会可能与高维存在达成了某种协议,才得以在危机中全身而退。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民众也开始对红龙协会的行动产生了复杂的情绪。
一方面,他们感激红龙协会拯救了地球;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红龙协会的权力过大,可能会对全球秩序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虽然此时的红龙协会已经完全取代白鹰协会五六年了,但是因为红龙协会的低调导致还是有很多人意识不到他的强势。
在这种背景下,全球各大协会开始积极行动,试图在未来的危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欧洲联合科学协会宣布启动“曙光计划”,旨在研究高维存在的本质,并开发独立的防御系统;美洲联邦科技联盟则推出了“守护者计划”,试图通过国际合作,建立一个全球性的高维威胁预警网络。
南美联合体和非洲科技联盟则更加倾向于与红龙协会合作,他们宣布将与红龙协会共同成立“星际防御联盟”,旨在整合全球资源,共同应对未来的高维威胁。
然而,就在全球各大协会忙于争论和合作的同时,红龙协会的内部却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陈麟在指挥中心的全息屏幕前,凝视着刚刚从太阳系边缘传回的数据。
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低声自语道:“高维存在的威胁真的被彻底解除了吗?还是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炎黄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陈副会长,检测到太阳系边缘出现异常空间波动,初步分析显示可能与高维存在的残余能量有关。”
陈麟的眉头紧锁,迅速下达了新的指令:“立即启动全频段扫描,调集所有观测设备,务必查明这些波动的来源。”
陈麟这边忙碌着再度解决后续的问题,忙碌的倒是忘记了红龙协会和全球其他外部协会之间的争论。
而随着红龙协会在全球各大协会的质疑与争论中逐渐站稳脚跟,陈麟和张会长以及整个高层逐渐的意识到仅仅依靠防御和应对高维威胁已经不足以确保人类文明的未来,最终经过紧锣密鼓的各类会议商讨,他们决定主动出击,彻底改变人类文明的格局。
四个月之后,红龙协会正式启动了“戴森球计划”,并宣布进入太阳系的星际大开发时代。
这一计划的公布,瞬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戴森球,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如今被红龙协会正式提上了日程。
所谓的“戴森球”,实际上是一个理论上的巨型结构,由地球上的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这个概念描述了一种围绕恒星建造的巨型结构,目的是捕获恒星释放的绝大部分能量,为高度发达的文明提供几乎无限的能源。
红龙协会的发言人公开表示:“戴森球计划不仅是人类文明迈向星际时代的标志,更是我们应对高维威胁的重要战略部署,我们将通过全面开发太阳系的资源,我们将为人类文明构建一个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并为未来的星际远征以及人类走出去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发言人也很快在发布会上公布了红龙协会的戴森球计划,具体的计划被分为了三个阶段。
一阶段是红龙协会利用先驱者文明以及夜幕联盟留下的量子技术,开始在太阳轨道上部署数以万计的能源采集器。
这些采集器能够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用能源,并通过量子传输网络将能源输送到地球和其他行星,而这一阶段的完成,标志着人类彻底摆脱了对地球有限资源的依赖。
二阶段更更简单一些,红龙协届时会在火星、木星的卫星欧罗巴、土星的卫星泰坦等天体上建立永久性基地。
这些基地不仅将成为能源采集和资源开发的前哨站,还将作为人类文明向更远星系扩张的跳板。
红龙协会的星际舰队已经开始在这些行星上部署自动化采矿设备和生态循环系统,确保人类能够在极端环境中长期生存。
在完成前两个阶段后,红龙协会将开始构建完整的戴森球结构,进行最终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