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张署长这话我就放心很多了。”
陈麟笑呵呵的微微点头,转而举起酒杯来朝着众人示意:“我这里倒是没有很多陈规旧俗,所以不用拘谨这么多,让我们满饮此杯吧。”
晚餐结束后,陈麟放下餐巾起身道:“诸位,关于‘曙光号’的量子推进模块,我这里有些技术细节需要单独确认——张署长和几位项目负责人留步,其他人可以先回去休息了。”
会议室的自动门无声闭合,十二人的长桌旁只剩下四名核心成员。
张峰无注意到陈麟的秘书正调整着桌上的全息记录仪,红色指示灯显示此刻的对话不会被录入档案。
“诸位知道为什么红龙协会要单独成立行星开发署?”
陈麟指尖敲击着星舰结构图,原本温和的声线突然像淬火的钢材。
“半年前协会内部表决时,高层当时的委员会意见可是坚持要把星舰项目划归红龙太空武装力量部门管辖的,当时高层的几个人为了争执这个讨论了很久,最后才勉强同意了单独设立行星开发署这个独立部门。”
负责能源系统的王总工后背渗出冷汗,他清楚记得当时开发署为了争抢星舰项目,自己上面的那个高层人员可是负责拉拢了一部分人的,这一点那个高层人员直接给自己明说过。
当然也不是没有后果,随着张守仁的退位,当初的那一批高层人员现在几乎是被替换完了。
“但诸位交出的成绩单说服了所有人。”
陈麟话锋突然转向,在全息投影中调出维度构筑器的专利文件,“从原型机到量产型只用了八个月,这种效率连王衍院士的团队都感到震惊。”
“该夸的地方还是要夸的,你们这一点的确是做的不错。”
张峰无突然按住想要开口的副手,他注意到陈麟特意将STC-5573-143号专利的申请日期放大——正是开发署成立前三天。
当时他为了抢这项技术的优先使用权,确实绕过常规流程动用了些手段。
“不过……”
陈麟突然关闭全息投影,金属义眼扫过众人,“最近我这边的一些部门也收到举报,说开发署挪用反物质研究经费建造私人太空港——当然我相信这是无稽之谈。”
死寂中,张峰无听见自己的心跳声震耳欲聋。
那个秘密工程本该只有开发署高层知晓,整个项目实际上并非是为了单独发展,而是行星开发署挪用了本该用在太空站上面的资金修建了单独的太空港,实际上也是为了用于进行各类测试。
只不过这个太空港他们的确是没有向协会这边进行报备。
“三天后协会要听取星舰项目中期汇报。”
陈麟将加密数据板推过桌面,“我还是比较期待诸位能用更多像维度构筑器这样的成果来堵住某些人的嘴。”
他站起身来扫了一眼现场的这几个人,脸上带着一丝丝的疲倦,“希望各位不要让我失望。”
……
当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负责动力的李副工程师突然瘫在座椅上:“他全都知道……那些秘密项目!”
“这正是陈会长的高明之处。”
张峰无摩挲着数据板上的龙纹徽章,“既没有当众揭穿,又给我们留了将功补过的机会。”
凌晨三点的地下会议室,开发署七人决策小组全员到齐。
张峰无将陈麟留下的数据板接入中央主机,看着全息沙盘上浮现出完整的“蓬莱港-曙光号”联动方案。
“陈会长要的不是钱。”张峰无调出最近三个月的调令记录,“他在提醒我们,开发署能独立运作是源于他的默许——现在该交投名状了。”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开发署官网上突然更新了三十七项技术专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正是将维度构筑器与反物质燃料舱结合的“星炬系统”——而技术负责人栏里赫然写着陈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