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即将亲临相国寺,参加盛大的佛寺盛会以及铜人精舍开馆仪式,还会在法坛上为天下万民祈福。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整个汴京城都沸腾了,百姓们满心期待,都盼望着能目睹皇帝的风采,感受这份难得的荣耀。
然而,对于相国寺的智能长老和向平来说,这消息带来的可不仅仅是荣耀,更多的是沉甸甸的压力。
他们深知,皇帝御驾亲临,这绝非小事。
表面上风平浪静,可一旦出了任何差错,那掉脑袋都是轻的,整个相国寺都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此事关系重大,容不得丝毫马虎。
当夜幕降临,相国寺方丈室内灯火彻夜通明。
方丈议事间里,坐满了寺内各层级的当家僧人,有德高望重的首座,掌管事务的监院,负责接待的知客,管理膳食的典座,维持纪律的僧值,主管云水堂的寮元,保管重要物品的衣钵,负责宗教仪式的维那,以及管理经藏的藏主。
他们一个个正襟危坐,神色凝重,静静地聆听着智能长老安排各项事宜和强调注意事项。
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在众人的心上,谁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向师爷也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将各层级僧人又仔细梳理了一遍。
他把每一项需要负责的事情,都清楚无误地落实到每一个僧人身上,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职责。
待众人散去,方丈室内只剩下小果子、古丽、智心长老、首座、监院、知客和典座。
他们围坐在一起,继续商讨着各种细节。
小果子不时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古丽则凭借着自己的细心,补充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
智心长老闭目沉思,偶尔睁开眼睛,给出几句一针见血的建议。
首座、监院、知客和典座也各抒己见,他们从场地布置、人员安排,到安全保障、仪式流程,事无巨细,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小果子,送长老先行休息,我和古丽有点事,要外出办理。”
“向师爷,你办事我放心。但不可走远,要储蓄精力呀!”